193. 只在晋江文学城 幽暗森林
不论他做得多好,抑或是叛逆地毁掉一切,他人在谈论起他时,说的一定是“明院长的小公子”、“明先生的弟弟”。
他聪明,是因为父兄聪明,因为明院长是伟大的科学家,所以继承了基因的他捡了便宜。
他性格好,是因为父兄为他提供了好环境,让他衣食无忧。在那样的家庭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京城大学,甚至连年全系第一。
校长也只会欣慰点头,说:“不愧是明院长的孩子。”
明荔枝偶尔会有一种冲动,想要问问他们:你们看不见我吗?我是个透明人吗?为什么你们只在乎‘明’,却不见“荔枝”?
可他的老板……从第一次见面就亲昵喊他“小荔枝”的老板,现在却告诉他——你就是你,姓氏只是个前缀。
二十年,终于有人看到了他。
不是谁的附庸,只是他自己。
“老板——”
明荔枝鼻头一酸,伸手就要扑向祈行夜。
却听祈行夜道:“要是你不喜欢这个姓氏,你也可以姓祈,祈荔枝,也很好听。你要是不喜欢,也可以叫商荔枝。”
祈行夜笑容灿烂:“看,选择这不是还有很多呢吗?”
“快叫爸爸!”
明荔枝:“…………”
他惊恐转头看了眼平静注视自己的商南明,顿时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不了不了!”
哪敢姓商啊!怕不是晚上就被商长官暗鲨。
祈行夜唇角勾着笑意,半撑着脸侧身看小荔枝。
这个存不住事,又害怕被丢弃的小傻子,已经放下了忐忑,开始嘿嘿傻乎乎直乐。
他轻笑着摇了摇头,看向窗外。
正是四月末的暮春,夏日的燥热已经渗透进来一角,繁花锦簇。
偏偏正是这个时候,忽然又下起了雪。
毫无预兆的,点点轻雪从晴朗天空飘扬落下,而春日晴朗,日光正好。
行人惊讶:“下雪了?这个气温?”
整座城市的人都纷纷抬头,不免惊愕:“这可是十几度!到底怎么下的雪?”
“天气预报没说啊,根本没提下雪的事。”
“诶?这雪好轻。”
整座京城的红墙绿瓦,都笼罩在晴雪之下,美不胜收。
调查官们却在惊愕后紧绷,如临大敌。
高于零度的天气确实难以降雪。
因为这根本不是雪。
是……凝实成物,肉眼可见的高浓度浓缩污染粒子。
当污染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污染粒子就会具现化,化作雨,化作雪,融入自然与世界,悄无声息。
如此大面积的落雪,甚至调查局想要拦截都不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落向京城大地。
情报部已经忙得脚不沾地,电话铃声一个接一个。
气象台紧急发布天气预警通知,强烈建议全体市民留在家中或室内,不要外出。
派上去的飞机冒死冲向雷电云,但绕了一圈又一圈,却根本没找到降雪的云。
“雪不是从云层落下去的。”
飞行员震惊回报:“是从高空上裂开的大洞里下去的。”
纵宽的缝隙颜色极淡,地面上即便用高倍数电子望远镜,也根本看不见。
只有战机近距离绕飞,才终于拍下勉强清晰的照片。
照片上,京城正上方的天空,赫然裂开了一道口子。
像纵横蔓延的裂谷。
气象局专家百思不得其解,表示从来没见过类似的东西。
祈行夜却眉头紧皱,抬眸看向商南明:“我们不是第一次看到它,已经是调查局的老朋友了。”
裂缝。
会导致污染源出现,并且提供污染生存所需的污染粒子。
在此之前,世界各国遭遇的缝隙,都不过几毫米宽,并且很快就会合拢。
虽然在商南明制定的污染应对守则中,明确表明应当首要寻找缝隙和污染源,从源头防治。
但因为长久以来,缝隙都自行消弭,所以调查官们也逐渐忽视了它的存在。
现在,它却变成了如此巨大之物。
“就近观察下,缝隙长千米,宽百米,呈不规则形状……”
飞行员传回来的汇报忽然被滋滋啦啦的电流声覆盖,抽成诡异不轻的音调。
与此同时,另一个频道里的运输部惊呼一声:“侦察机摔了!”
祈行夜忙切换画面。
卫星视角被电流严重干扰,靠近缝隙的地方只剩一片雪花点,难以看清情况。
但另一个机内监控角度,却能看到侦察机在靠近缝隙的瞬间,立刻像触礁的泰坦尼克号,重重撞在一堵空气墙上。
下一秒,战机骤然解体。
监控画面天旋地转,找不到定点。
抽动的一片混乱颜色中,只能听到飞行员急促的呼吸和机舱里响成一片的警报声。
然后,画面猛地黑了下去。
一秒,两秒……漫长的等待中,无数工作人员紧张到汗湿,焦急紧盯着屏幕。
终于,几十秒后,无线电频道里重新传来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