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迹
多读史。
不论素王的神灵是否真的如洛人所说的在天,但素王不曾干涉人间。
至今为止,都是洛氏以天命之论,假行素王之事。
素王和洛氏是很不同的,因为素王名为臣,实为君,而洛氏是完完全全的臣。
纵观素王行事,百无禁忌,哪里像洛氏那样,层层束缚。
若是素王站在朕的位置,他一定会做出和朕同样的事情,所以朕所做的绝对没有错。”
姬昭现在也不会时时刻刻关注人间了,但若是听到始皇帝的这一番话,大概还是会赞同的。
因为始皇帝现在对六国贵族所做的,远远比不他当初践踏殷商贵族来的残忍。
始皇帝有一点说的很对,姬昭和洛氏真的很不一样。
相比洛氏来说,姬昭更自私,更关注家族的延续,但是他让洛氏这群子孙所接受的教育,却是天下为己任。
他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代代哲人的家族。
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子孙能够做到,洛氏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让他失望。
千年以来,除了家族延续之外,姬昭几乎不干涉洛氏的任何事情。
而且由于系统屏蔽词汇,他也没有给洛氏透露任何未来,完全都要依靠洛氏自己打拼。
……
大殿之发生的事情,整个秦国高层都讳莫如深。
新生的秦王朝到处都是矛盾,现在完全是依靠着始皇帝的威望在强行压制。
短短几天之后,一道震惊天下的诏令从咸阳传出。
无数官吏从官署走出,开始抓捕那些妄议朝政之人,不仅仅是儒生,还有违反律法的墨家子弟,还有那些欺骗始皇帝的术士。
孟成没想到始皇帝这么干脆,他尽力托人将自己的弟子送出咸阳,他知道自己是跑不了的,于是安坐在咸阳等死。
于是数百人在咸阳城中被杀,这一下再也没人敢于非议朝政了,各项政令的推行立刻顺利了许多。
然后始皇帝诏令天下郡守县令,将六国史书全部焚毁,一册不留。
同时要求天下之人,除了医术占卜和农学之书外,不得留存,全部汇集到咸阳。
在杀了一批人和烧了很多书之后,始皇帝下诏。
但凡妄议朝政者,杀!
但凡民间私藏儒道墨法之书,杀!
于咸阳置大秦学宫,以天下有贤名的人担任,其余人不得讲学,不得著书,不得传授学识。
大秦黔首,想要读书,先要立功,然后到咸阳城,由皇帝批准,才能入学,而且只能学律法,做吏员。
不过始皇帝还是保留了秦国贵族家中藏书的权利,他毕竟只是比较独尊,还不算是真正的独夫。
真要是让秦国贵族同样将藏书交出来,恐怕立刻就是天下皆反。
与此同时,始皇帝开始折腾那些迁到咸阳的六国贵族,当然答应的封地,自然是全部取消。
毕竟就连宗室功臣都尺土不封,前朝后裔怎么可能得到封土呢?
始皇帝认为要断掉六国贵族的念想,就要彻底将六国王族公室废掉才行,于是全部贬为黔首,让这些人为他去修陵寝。
这些贵族怎么可能禁得住这么重的徭役,在路途之就直接病死一部分,等到陵寝修完,恐怕不会有什么活着的人了。
一时之间,咸阳城中哀鸿遍野,其他国家至少还是战败了之后,才来到咸阳的。
齐国贵族是自己主动投降,现在想到齐王之前说过的话,只感觉悔恨不已。
始皇帝还要求各地官吏收缴流落在民间的兵器,全部都要运到咸阳城之中损毁,尤其是六国之中曾经贵族聚集的地方,绝不能让他们再拿到兵器。
……
洛陵万万想不到从咸阳城再次传来了如此震撼人心的消息,他当然明白始皇帝在做什么,但是他做梦都没想到始皇帝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当年素王敢做这件事是因为素王杀光了整个诸夏大地的反对者,剩下的要么是蛮夷,要么就和蛮夷杂居,比如徐国这种表面在邦周体系里面,实际若即若离的存在。
洛陵又惊又怒道:“若不是有传承戒指,这千年以来的文化精粹要损失多少?”
始皇帝明确要烧掉的六国史书暂且不提。
那些百家之书,无数瑰丽的思想,是真正的精粹。
虽然始皇帝说要将书籍收集到咸阳,但是收集的过程中是一定会损坏和遗失的,甚至会有很多吏员在这个过程之中图省事,直接烧毁,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洛陵不相信始皇帝想不到,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桥云恨声道:“真是独夫啊,一个人的意志,却想要代替天下人的意志,这不是君王该做的。”
洛陵喟然叹道:“这天下每一位君王都有变成独夫的可能,这就是君王!
但像是秦国这样,每一个都是独夫,难道是偶然吗?
这是因为法家思想的过错啊!
每一位君王都有无穷的私欲,所以教授君王的道理就是要让他们克制私欲,不要变成一个独夫,若是心中还能对万民有一丝的怜悯,那就是绝好的君王了。”
桥云闻言沉默了一瞬,然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