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粮食问题
那四个人里,有一个是王剑的父亲,也就是王教授的堂弟,王惟庸,还有王教授的表弟李兆坤、李兆林,以及王剑的堂哥王和平。
这几个人都是社会精英,尤其王惟庸,乃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如今在国家智库任职。
李兆坤和李兆麟都是农业学家,中科院的院士。
王和平则是一个外交官。
这一屋子的人,让刘浮生都感到很震撼,不知道这些精英,找他能有什么事。
落座后,王教授说:“小刘,这里没有外人,我们急着见你,是因为聊到了一些事情,恰好又听王剑说,你到发改委去找他了,所以才找你过来的。”
刘浮生明白,这些搞学术的知识分子,应该遇到某些难题了,只是自己年纪轻轻,能解决什么学术问题呢?
想到这里,他苦笑道:“王教授,我对你们讨论的学术问题,可以说一无所知啊。”
王教授摇头道:“前段时间的矿业改革政策,就是你提出来,随后才推行的,如今改革的结果已经证明了,你提出的思路很好,时机也很恰当,如果按照我们的想法,没准还要拖十几年呢。”
旁边的王和平有些迟疑的说:“经济改革和城市发展,可以说是地方长官的责任,说白了,那是刘书记的分内之事,而我们要讨论的,却是全国老百姓的粮食安全问题,这个题目跟刘书记擅长的领域,基本不挨边啊。”
刘浮生心中一动,随后笑着说道:“王同志说的,莫非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飙升,以及今年全国大范围的粮食减产问题?”
王和平闻言,脸色顿时一变,他诧异的说:“刘书记也知道这件事?”
王教授在旁边笑道:“怎么样?我都说了,小刘可不简单。”
其余几个人,看向刘浮生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惊讶。
李兆坤院士看向经济智库的王惟庸说:“全国大范围粮食减产的问题,应该是高层小范围讨论的吧?”
王惟庸点了点头,问刘浮生:“刘书记,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刘浮生无奈的笑了笑,这才想起来,自己说漏嘴了,刚才他是通过王教授和王和平的对话,分析出具体的事件——按照时间点,国内即将爆发一场著名的“粮食战争”。
事情的起因是,国外四大粮商,在米国人的指使下,恶意提高粮食价格,企图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大肆收购粮食,再利用我国今年,由于天灾导致的粮食减产问题,达到垄断效果,以此牟取暴利,进而打压我国的经济。
现在这件事,应该刚露出一些苗头,国内只有极少数人,发现了端倪,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别说刘浮生只是粤东省的一个市委书记,就算他是燕京市的同级别领导干部,应该都不清楚这一点的。
就在刘浮生正琢磨着,怎么回答问题的时候,旁边的王剑忽然笑道:“这些事情,对别人来说是秘密,但对刘书记来说,应该不算什么秘密,各位叔伯,你们难道忘了,刚才我是怎么介绍刘书记的?”
此话一出口,众人顿时恍然了。
王剑显然已经把刘浮生的人脉关系,告诉了这些人,毕竟,他去发改委办事,动用的就是白家和杨家的力量,还有张明亮,亲自找来王剑,帮忙给刘浮生办事。
刘浮生既然和这些燕京的世家,全都交情不错,那他知道一些寻常的政府官员不知道的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啊。
刘浮生笑了笑,算是默认此事,如果王剑不解围,由他嘴里说出这些话,就有炫耀背景的嫌疑了。
王和平笑道:“原来刘书记早就知道这件事了,既然如此,您对此事应该也有一些高论吧?”
王教授顿时微微皱眉,别的人也都听出了,王和平说“高论”这两个字的时候,明显带着一丝讥讽的语气,很显然,到了现在,他也不认为刘浮生这个市委书记,能在经济领域上有什么建树,特别是面对外国粮商搞事情,这种突发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粮食垄断,更涉及到全国老百姓的安全底线,甚至是外交方面的博弈。
刘浮生就算知道,又能怎样?大概率是谦虚几句,讲不出什么子午卯酉。
只有王教授和王剑,跟刘浮生打过交道,他们都知道刘浮生的办事水平。
王教授明白,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也不会无的放矢,肯定会有高见。
王剑则是受到了王教授和张明亮的影响,这两位没少当着他的面,猛夸刘浮生的办事能力,另外,他也亲眼见到了,暨阳市的国际机场项目,如何被发改委迅速审批通过的。
以上种种,都证明了刘浮生的厉害之处。
所以,王和平说完这番话,王教授立即说道:“小刘,你谈谈自己的想法吧,咱们就是闲聊,说对说错,都没关系,我看谁敢笑话你!”
这话分明就是,说给王和平听的,后者脸色微微一变,同时也觉得,刚才自己确实冒失了。
王剑也说:“是啊,刘书记,我们请您过来,就是想听听您的看法,大伯平时对您赞誉有加,我们也很相信您的能力,您可别对我们藏着掖着啊。”
刘浮生闻言,微微一笑说:“大家都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