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夺城
高起潜此时一再庆幸,自己没有来这里装大,杨凡还是那个杀伐果断的杨凡。他早就知道,凡是跟着他上战场的菜鸟,死亡率都是非常大的。
这个家伙心如铁石,最看重的是效率,他喜欢用最简单,最快见效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些居心叵测的山西和南直隶来的民夫,直接被解除了带头人。然后打散了混编。
一个伙里,既有山西来的,也有南直隶来的,他们本来就是互相仇视,还在张家口火拼过,这下子是绝对抱团不起来了。而且领头的都被弄走了,或者砍了。文官们抗议也没用,杨凡有的是理由。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些人已经被训练的有点军人的意思了。起码这步伐和阵列走的没毛病。
这些人抱着两尺宽,三丈高的木板,以及一人多高的灌木捆盾牌。列队向前前进。
团练派来的老兵做他们的总旗以及以上军官。伍长和伙长他们自己选。军官们大声的喊着,“前排的都给我听好了。就是中箭了,也不许乱阵,给我咬牙忍着往前走。要是摔倒了,导致后边的人失去掩护中箭了。直接砍头。”
现在,军官说砍头没有人不信了。不信的都被砍了。说砍头,立马拉出来就砍。一点不带犹豫的。
第一排是抱着灌木捆的,第二排是抱着木板的。第三排是长枪兵。第四排到第十排,都是弓箭手。这些人里会射箭的很多。这些家伙就不是老百姓。
杨凡把历次战斗缴获的,海量的蒙古弓和那些骨头和石头磨制的箭头的箭失都给了他们。
这些破烂没用,连回炉的价值都没有。
“一二一,一二一”军官们喊着号子,控制着队列的步伐。防止走乱了阵列。看到这些人越来越近,蒙古人开始着急了。
当队伍走进一百五十米时,蒙古人开始抛射了。
休休休!无数的羽箭从残破的城墙上飞起。划着抛物线向着团练兵们射来。
“放箭!”这边的军官也大声喊道。
双方都进入了抛射射程。几乎时同时开始抛射。
城墙上毕竟还有很多的掩护物体,相对好些。行进中的团练则有很多人被射中。
“啊!”惨叫声接连响起,好多人被射中了,摔倒在地。
他们身上穿着蒙古死尸身上扒下来的皮盔和皮甲。团练兵里面,只有伙长才有残破的铁甲。这些皮甲防护效果很差。至少有一半的可能被抛射射穿。如果是直射,射穿的概率能有七成。
这还是蒙古人的箭头太差了,要是建奴那种强弓重箭,几乎一箭射死一个。
“第二排,把木板顶在头上。快点。”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就这一会就有两百多人被射倒了。必须立刻采取措施。这样被动的挨打是不行的。
第二排立刻把木板放倒,最前面和最后面有人举着。这样就把弓箭手保护在木板下面了。两尺宽的木板足够挡住下面的人。
他们从木板下闪出来抛射弓箭,然后迅速的躲回去。
蒙古人那边也开始出现了伤亡。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团练们这些比较差的弓箭手,他们的射程也开始能够到城墙了。下面的人远比城墙上的人多。密集的箭雨落下,城墙上隐蔽不好的蒙古人纷纷中箭。
有人被射穿了大腿,抱着腿从城墙上滚了下来,掉进护城壕。有的肩膀或者胳膊中箭。这些都是闪身出去射箭时被射中的。
双方的抛射一刻也没有停止,都在挺着伤亡在对射。
终于前进的五个团练,走到了七十米内。
七十米是一个特殊的位置,过了这个位置,就是弓弩直射的射界了。准确性将极大的提高。抛射只是看天吃饭,射中一个算一个。
此时,蒙古人都快速的行动起来。他们开始急速的射箭。之前的抛射都是节奏比较慢的射击。现在开始,蒙古人开始快速射击了。
红柳捆非常坚韧,有效的抵抗了前面直射的箭失。一人多高足够把后面的阿人保护好。但是,也不断有人被从不同角度射来的箭失射倒。
布日固德百夫长看到明军已经进到三十米之外了。立刻大吼道:“投石索!投石索!”
城墙后面,聚集着好多牧民,他们用绳索套上石头,开始轮动,然后把石头甩出去。
他们甩得就是黄河滩上的鹅卵石。这里这东西太多了,根本不需要特意准备。这些牧民放羊时,经常需要用投石索把跑远的羊赶回来。他们使用投石索非常的熟练。就是十岁的孩子也能使用。
密集的鹅卵石噼里啪啦的越过城墙,落在了前进的步兵阵列上。又有一片人被砸到。砸到脑袋的,皮盔起到了有限的防护作用,但多数都被砸的头破血流,甚至脑浆迸裂。
这些石头有大有小,有的还带着棱角,是戈壁滩上捡来的。
一路上冒着弓箭和飞石终于冲到了城下。第一排的人抱着红柳捆闪开,第二排的人在后面的人的帮助下把木板竖起来。然后向前推倒。
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尘土飞扬。
这些木板直接铺在了护城壕上面,把壕沟变成了通途。然后那些拿着红柳捆得人,飞奔过桥,然后把红柳捆扔到城墙下面。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