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5 赚钱这事怎么能少我一个
应的情况安排合适的时间。
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复杂的流程。
陈云州搞这些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名正言顺地拖延时间,拖到柯九他们回来,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
柯九揣着信,和大刘他们赶了一天多的路,在第二天下午到达了庆川城外。
大伙儿停下,柯九当着他们的面展示了一下信件完好的封碱,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打开。三人中,只有柯九念过三年私塾,王捕头在衙门当差多年,也连蒙带猜认识一些字,大刘是妥妥的文盲,就更别提其他衙役了。
于是柯九举着信念了出来,听完后,大家都对陈云州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捕头一拍脑门:“绝了,我老王在衙门当差快二十年,就没见过陈大人这样聪明的人。咱们只要把庆川的粮商引到庐阳,冉奎他们这计划就不攻自破了。”
柯九笑嘻嘻地说:“那可不,大人可是堂堂的状元郎,神人下凡,岂是我等凡俗能比的?走吧,咱们三队分头行动,一定要尽快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务,庐阳能不能便宜买到粮就看咱们了。”
三人把箱子里的钱一分,然后就各自带着人进了城,直奔各家粮铺而去,听说庆川的稻谷只要七十文一斗,他们都高兴坏了,当着粮铺的人就提起了庐阳现在离谱的稻谷大米价格。
三支队伍在各个粮铺转了一圈,刻意放出风声后,柯九他们又花钱收买了许多乞丐在城里散播消息,说庐阳县因为去年严重的旱灾,现在极度缺粮,稻谷都涨到了三百多文一斗,还供不应求。
于是,只用了一天,庆川城内连三岁的小儿斗知道庐阳县缺粮,稻谷价格奇高,当地百姓都要饿死了。
对于这样的流言,精明的商贾自然是将信将疑的。
但巨大的利润使人疯狂,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将能赚取比现在多几倍的利润。于是有心人开始寻找庐阳来的人打听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两地虽隔了七八十里,但还是有少许结亲或是走卒贩夫来往的。
这些人证实了坊间传闻,现在庐阳的粮价确实贵得离谱。
就在商贾们还在犹豫时。三支不同的队伍,各自带着十余辆马车,装着满满的粮食出了城,直奔庐阳的方向。
有心人打听这三支队伍的来历,很快就摸清楚了。他们是来自庐阳的商队,因为人少本钱少,所以只租了这点车,买了两百多石粮食回去,还说等转手卖了挣了钱还会再来。
一听这个,不少商人都坐不住了,陆陆续续准备了不少稻谷,雇了人手和马车,启程前往庐阳。
这些都还是小打小闹,直到第三日,庆川大商人夏喜民组织了一百辆马车,带着上千石粮食杀向了庐阳县。
马车绵延数百米长,光是经过城门就用了一刻钟的时间。
这事在庆川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夏喜民是庆川数一数二的商贾,家财万贯,而且为人豪爽仗义,在庆川名声很不错,尤其是商界中人更是唯他马首是瞻。
他这一带头,又有数家商贾带了几百上千石粮食涌向庐阳。
完全不知道大笔大笔的粮食即将冲击庐阳的市场,冉奎等人还在做着发财,用高价将这批粮食贷出去,既赚高粮价的丰厚利润,又赚高利贷的高额利息。
不过他们比普通百姓要精明很多,看着官府忙忙碌碌,又是登记造册,又是排队的,就是一直不发种子,他们就猜到了陈云州应该是在拖延时间。
官府有没有那么多稻谷种子,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随时盯着官府动向的人还不清楚吗?
全县就这么几家粮食大户,现在余粮大都落到了他们手里,官府到现在都还没找他们接洽,这位年轻的大老爷可真沉得住气。
但局势这么僵着,拖久了对他们也不利,因为最近这几日坊间一直在传粮食要降价,不少小商户撑不住,把粮食都卖给了他们。
短短七天时间,他们已经收购了四千多石粮食,若是再加上先前庞源那一千多石,他们光是收购的粮食就有近六千石,而且这些粮食都是以三百文上下一斗的价格收购的,算下来,他们往里面投入了一万多贯钱。
便是他们五家家大业大,长期这么搞也有点吃不消了。
可事已至此,骑虎难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冉奎讲几人叫来商议:“不能再这么耗下去了,官府一直拖着,咱们每天真金白银的买粮,再这么下去,咱们手里的现钱迟早要耗光。”
几人中,陈员外家底最薄,也是最难受的,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赞同:“没错,冉兄可是有什么好法子?”
冉奎跟梁员外对视一眼,然后笑道:“法子已经有了,不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大家便明白,他跟梁员外商量过了。梁员外消息灵通,脑子灵活,冉奎心狠手绝,做事果决,这二人其实是他们这个小团体中的主心骨。
三人望向他们:“冉兄,梁兄,你们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好法子,赶紧说吧。再这么下去,我家的仓库都要装不下了。”
梁员外笑道:“很简单,发动咱们各自的佃户前去官府借粮。三日之期已经又过去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