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6 / 7)

准备了火盆让贾长明跨过 ,

安排了人准备热水给贾长明沐浴更衣 。

贾长明快速收拾了一番就去了书房将大儿子叫入了书房 :“ 高昌人打过来了 ? 现在是什么情况 7“

贾大公子知道父亲这段时间被关在天牢中 , 信息严重滞后 , 连忙将近段时间的事都说了一遗 :“...... 如今京城很多人都说高昌人要打入京城了 , 有一批敏锐的带着绍软和家眷先跑了 , 现在朝廷下令紧闭城门 , 咱们想走也走不了 。 父亲 , 高昌人这次来势汹汹 , 禁军恐怕抵挡不住 。“

禁军说是精锐 , 但其实已经好几十年没打过仗了 , 即便军备再精良 , 没见过血 , 还是差了一些 。

而且因为禁军常年不上战场 , 风险极低 , 待遇又比其他各军更好 , 所以不少京城权贵官宦家族中那些不成器的子弟都会被丢入禁军中混日子混资历 。

一来好歹有个事做 , 二来说出去名声也好听一些 , 毕竟身上多少有个官职 , 哪怕官位很低 , 也比白身强多了 。

所以真要上战场 , 禁军未必比得上楚家军和西北军 。

贾长明也清楚这点 , 说道 :“ 今日戈箫说 , 朝廷已经征召楚弼和甄卫带兵回援了 , 你不必担心 “

「“ 可南方怎么办 ?“ 贾大公子担忧地问 。

贾长明耸了耸肩 :“ 还能怎么办 ? 朝廷如今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

父子俩话还没说完 , 管家就来通报 , 说是宫里传旨的公公来了 。

贾长明父子俩连忙止住了这个话题 , 然后出去接旨 。

等太监走后 , 贾长明看着圣旨上陌生的 “ 自卫军 “ 三个字 , 询问儿子 :“ 京城何时多了这么一支军队 ? 是从禁军中分出来的合 7“

除了各州府的少量本地驻军外 , 大燕王朝主要就三支军队 , 西北军 , 楚家军 ,

禁军 , 从没听说过什么自卫军 。

贾大公子脸色大变 , 苦笑着说 :“ 爹 , 这是前几天兵部挨家挨户征召的兵力 , 总共五万人 。 朝廷让您带着这五万什么都不懂 , 连杀人都不会的新兵蛋子上战场 , 这不是让您去送死吗 7“

贾长明也一下子脸色灰白 , 咬牙切齿地说 : “ 我就说嘛 , 戈箫怎会如此好心 , 原来是丢了这么个烂摊子给我 , 他真是恨不得我马上死啊 “

贾大公子担忧地问道 :“ 爹 , 这可怎么办 ? 要不 , 您去皇上面前告戈箫一状吧 。

贾长明看了他一眼 :“ 然后呢 ? 将你爹我也给扯出来 ? 戈箩没好果子吃 , 我又逃得了吗 ? 况且戈箫此人巧舌如簧 , 深得圣上宠爱 , 尤其是现在这节骨眼上 , 皇上更是对戈箩信赖至极 , 这事捅出来 , 只怕戈箩没事 , 咱们全家先要去地府 。“

“ 那 …... 那您真的要带这么一群炮灰上战场吗 ?“ 贾大公子极为不赞同 ,“ 皇帝刻薄寡恩 , 您哪怕是送了性命 , 他也不会顾念旧情 , 弄不好还会治您打仗不利的罪 , 到

时候响们全家都逃不了 “

这还真是嘉衡帝能干得出来的事 。

嘉衡帝只看结果不看经过 , 他这一去 , 要是能拖延到楚弹他们回来倒还好 。 若是不能 , 高昌人打到京城 , 嘉衡帝肯定会治他的罪 , 他死了家里人也要跟着遭殃 。

贾长明挽着手里这张送命的圣旨焦急地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

既然皇帝不仁 , 戈箫不义 , 那也就别怪他不忠不孝了 。

少许 , 贾长明问儿子 :“ 陈将军带的西北军可还在 ?“

贾大公子倒是听说了一些 :“ 在的 , 陈天恩将军不敌 , 带着西北军节节败退 , 如今退守宣州 , 与宣州原本的三万驻军一起抵御高昌人 。“

贾长明冷笑道 :“ 没用的 , 他丢了井州 、 长州 , 哪怕守住了宣州 , 皇帝也会秋后算账 , 更何况宣州很可能守不住 , 高昌人打到京城 , 他就是十古罪人 , 皇帝饶不了他 , 饶不了他家里人 。 不过这倒是我们的机会 , 我们全家以后能不能活就在此一举了

贾大公子突然感觉一阵心慌 , 急忙问道 :“ 爹 , 您打算怎么做 7“

贾长明看着儿子 , 张了张嘴 , 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 只道 :“ 你在京城 , 什么都不要做 , 这段时间全府上下都闭门不出 , 余下的事爹来 , 你放心 , 我们全家都会没事的 。 戈箫想算计我 , 看看到底是谁死 。“

“ 爹 , 您 , 您当心 …...“ 贾大公子担忧地看着他 。

贾长明却没多言 , 按住他的肩膀说 :“ 照顾好家里 , 皇上下旨让我即刻去大营带兵前往宣州 , 我得走了 , 不能给人落下把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