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地收集了两年,赶在朝廷与三藩打仗之前,堪堪找到了品质好,产量高的红薯。
经过这几年的挑选培养,红薯已经稳定在亩产17石左右,虽比不上后世,但在现在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最多亩产3石,还要在鱼米之乡江南地区。
等今年快收获的时候,拜托阿克敦的三叔公把高产粮食的消息呈给康熙皇帝。
等验证是真的,发现高产粮食这样于民生有利的事,她家总得封个爵吧,康熙不至于这么小气,阿克敦也姓爱新觉罗呢。
陆微让人养牛也不是白养,这年代天花是要人命的东西,她养牛就是为了顺理成章的拿出牛痘。
阿克敦也大了,总不能闲在家,红薯事一了,他有了爵位,便让他自己献上牛痘,谋个差事。
“老夫人,少爷。”陆微他们一下马车,庄头潘贵就迎了上来。
陆微先去看红薯,这可是她事业起步重要的一环,一边走着,一边问潘贵:“有记得给红薯顺苗吗?”
潘贵立马回道:“奴才常让人看着,枝叶一过密、过弱,就会被摘除。”
不用陆微提醒,潘贵宝贝着呢,不止庄户,他一天也看几趟。
这样金贵的粮食,可不能让人给偷了。虽然庄子里的庄户都是主人家世代的奴仆,发生的这种事情的概率很低,但以防万一不是。
陆微看着一片顺地整整齐齐的红薯藤,很满意。
又问潘贵:“牛可有生病的?放牛的人有发过热吗?”
潘贵摇头:“没有,放牛娃把牛照顾得很好,放牛娃也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