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065(5 / 6)

,但保不准曹正卿会认出他来。

以防万一,刘子岳最近都不去广安楼、茶楼等人多繁华的地方了。

见状,池正业提议:“公子许久没回兴泰了,不若回兴泰一趟吧。这里交给小人就行,若是曹正卿惦记上了刘记商行,小人出面应付他。”

刘子岳摇头拒绝了:“不了,我留在广州,看看到底要不要留曹正卿。”

结果第二日,刘子岳就不得不回兴泰了。

() 因为冉文清派人连夜送了一封信过来。

信其实是于子林写的。

于子林在信中说,与连州相邻的封州似乎发生了一些状况,近日不断有难民涌入连州,幸亏连州现在有两千驻军,于子林已经将这些人单独安置在了一处,挨个排查询问,问出了大概的信息。

封州似乎发生了战乱,情况比较焦急,他已经写了奏折,让人快马加鞭紧急送往京城,又写了一封信通知冉文清和刘子岳。

冉文清怀疑是红莲教作乱。

当初流民南下,必定会经过封州,肯定会有一部分人留在了相对没那么落后偏僻的封州。既然连州涌入的流民当中都有红莲教的人,封州怎么可能没有,当时没爆发,只是藏得更深,兼封州官府没有详细排查罢了。

这些人盘踞封州数年,估计现在已经发展了不少教众,这次打着荡平世间门不平的口号造反,声势势必会比连州那次更大,而且一个不小心,战乱就会波及连州。

冉文清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昨天已经派了两千名镖师前去连州城,协助于子林维持连州的治安,并迅速派人通知刘子岳。

刘子岳心情沉重地放下了信。

池正业见他脸色极为难看,有些担忧:“公子,发生了何事?”

刘子岳将信递给了他:“你看吧。”

池正业看完后只感觉浑身冰凉:“他们,他们怎么又来了?现在,封州还能守得住吗?”

刘子岳不是很乐观:“只怕很困难,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百姓往南跑了。”

“那,咱们怎么办?若是战火波及连州,兴泰也不能幸免。”池正业惊恐地说。

刘子岳没有吭声,提笔先给冉文清和于子林各写了一封信,让冉文清再派一千人去连州支援于子林,五千人短期内应该能守住连州。此外,他又让于子林详查这些人的背景来历,严防里面混入了红莲教徒,若有发现,当场处决,不留活口。

乱世当用重典,现在这情况由不得他心软。

送出了信后,刘子岳将目光投降了军营的方向。

这事肯定还得黄思严带兵去驻守连州,挡住红莲教南下。

现在南越水师有两万多人,兴泰也有四千左右的镖师,加起来差不多三万人。要守住一座连州城并不是难事,但光守住还不行,若封州沦陷,成为红莲教的大本营,红莲教肯定会想办法往南扩张,因为南越兵力少,幅员辽阔,而且距朝廷远,他们南下,朝廷很难分得出救兵来支援南越。

以后连州恐怕会沦为战场,即便不三天两头打仗,那也是处于战区的前沿,官府和百姓都要寝食难安,兴泰也随时都可能沦陷。

所以光是被动防守还不行,得主动出击,将红莲教驱逐出封州。

只是黄思严统领的南越水师,所辖范围只在南越这一片区域,封州不包括在内。没有朝廷的命令,不可贸然出兵,否则即便平叛有功,上头也可能削他们一顿。

而且封州不安全了,封州以

北就安全吗?肯定不是的,想要将封州作为连州的屏障和防线,那就势必的让自己人蹭到封州这个位置上,知府的任命权得由吏部任命,刘子岳没办法。但司马都监这个职务,完全可以争取一下嘛,掌握了兵权,以后封州到底听谁的还用说吗?

思虑片刻,刘子岳又写了一封信,仿照于子林的笔迹写的。

他跟于子林通过不少信,书房里就还有于子林的信,能仿出个五六分像,要是糊弄跟于子林熟的人肯定不行,但糊弄一个曹正卿足够了。

写好信,装进信封后,刘子岳又吩咐池正业派人去悄悄给黄思严传个话,让黄思严一会儿配合演一出戏。

***

曹正卿到了水师军营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黄思严虽然是个粗人,但豪爽热情,对曹正卿特别感激,见面才两个时辰,已经说了三声谢谢,而且还让人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招待曹正卿,说是要感谢他。

这让曹正卿在公孙夏那里受挫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也让他对这趟拿下黄思严信心倍增。

只是酒菜刚上桌,外头就有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将一封信递给了黄思严:“黄统领,不好了,不好了,封州大乱,于大人派人送了信过来请求支援。”

黄思严蹭地站了起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酒壶,他也无心理会,一把接过信,利落地翻开,快速看完后,气得直拍桌子:“红莲教,又是这红莲教……”

曹正卿看他这反应,也是大惊:“黄统领,怎么回事?南越不是将红莲教连根拔起了吗?”

黄思严直接将信塞给他:“不是南越,是与连州相邻的封州。若是让他们夺下封州,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