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陆建明、礼、利是
白玫瑰理发厅于五二年开业,三江水同年拜入一线天门下,陆建明入门则是晚两个年头。
不过三江水学有所成后便一直忙着码头上的事,每个月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平日有慕名前来学拳的,都是陆建明这个二师兄在教,就连周升刚来时,也是跟着陆建明学拳。
陆建明祖籍广东普宁,父亲陆长富原先在港九开有一家纺织厂,五五年应朋友邀请,前往泰国。
受时局影响,很多越南难民涌入泰国,黄金生意比较好做,陆长富与同乡朋友合伙在唐人街开了一家黄金店。
曼谷耀华力路的唐人街,位于湄公河畔,是泰国的知名商业街,这条唐人街有三多,即寺庙多,小吃店多,还有就是黄金店多,因此也被称为黄金街,光是华人开办的大金行就多达六七十家。
与那些动辄大几十年的老金行相比,陆长富在唐人街繁华地段的金行,在这条黄金街仅算晚辈,但五年的时间过去,生意还算红火,如今已开办多家。
所以去年年初的时候,陆建明帮忙处理了港九的纺织厂生意,便去了泰国,帮父亲打理金行的生意。
这次也是三江水结婚,陆建明这才买了机票,连夜回港。
陆建明今年三十岁,细眉阔目,皮肤白净,穿一身蓝色西装,步伐稳健。
李安坐下没一会儿,对方就来到三江水这里。
“建明。”
三江水起身,拥着李安向对方介绍:“这是阿安。”
他转头又对李安说:
“你二师兄,陆建明。”
李安点头致意:“二师兄。”
陆建明目光惊奇地打量着李安,脸上露出笑容:
“阿安,周升去机场接我时,就和我提起过你,等会我们多聊聊。”
从机场回来,一路而来,陈建明对周升挂在嘴边的这个师弟还是颇为好奇的。
“好啊。”
李安欣然点头。
楼下传来脚步声,伍世豪和侯世杰来到楼上。
“安哥,车子准备好了。”伍世豪说道。
李安看了一眼手表,对三江水说道:“师兄,六点了,该准备一下接嫂子过来了。”
这个时期,香港的婚礼习俗与内陆大致一样,分为:下定、安床、上头、迎亲、喜宴、回门。
结婚当天,新娘一般由新郎亲自接到家中或直接前往婚宴现场,三日后,回门。
婚礼,人生五礼之一。
三江水与李春梅双方家中没有长辈,也不准备大操大办,但是婚礼的一些必要习俗流程还是要走的,这既是祝福,也是对女方的尊重。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会不希望自己的婚礼热闹一些。
昨天商量好的,九点之前,新郎新娘在这里举行结婚仪式后,再前往酒楼。
李春梅住香港仔避风塘的寮屋区,而渡轮是早晨六点半开始营业,过海一来一回,再耽搁一下,怎么也要一两个钟头,时间安排充裕点,那六点钟就该准备接亲的事了。
早上七点,婚车停在避风塘寮屋区的路口。
寮屋主要分陆上寮屋及水上寮屋。
陆上寮屋多沿山而建,搭建简陋又密集,而寮屋区是没有供电的,居民用的都是煤油灯,所以经常发生火灾意外,安全隐患极大。
水上寮屋又称临海寮屋,说的是疍家,这些在船上生活的渔民。
而避风塘这里,除了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渔船,岸边沿着山脚同样错落着大量的木屋以及铁皮房。
居民们大多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小贩、车夫、苦力.
其实三江水不止一次劝过李春梅,也帮对方找好了住处,只是因为李春梅坚持,三江水这才作罢。
三江水手捧鲜花,红光满面的从车上下来。
后下车的李安环顾了一眼那些驻足观看的居民,对走到身后的伍世豪说道:
“你和细威他们把后备箱的喜烟、糖果拿出来。”
“没问题。”
伍世豪点头,转身喊过细威、侯世杰,抱着鸡皮纸包着的糖果,以及拆开的香烟,笑容满面的走向那些看热闹的居民。
而接过香烟、喜糖,这些居民都会客气的回一声“恭喜”。
三江水走在前头,一行人沿着寮屋区的崎岖小道往前走,沿途碰到看热闹的居民,伍世豪都会热情的上前,换回对方一句道贺的话。
不多时,众人在一栋门前贴着喜字对联的木屋前停下了脚步。
李安和周升上前,敲响了屋门。
“师姐,开门啦。”
周升大声嚷嚷道。
李春梅除了几个同乡,并没有亲戚长辈,所以林招娣昨天就过来了这边帮忙。
“师姐,师姐”
周升用力拍着屋门,好一会,穿着白色绣花长衫的林招娣打开了屋门一角,周升双手用力,本想借机推开门,却被林招娣用脚抵住。
林招娣瞥了眼周升,故作嗔怒:
“喂,阿升,懂不懂规矩?”
周升笑嘻嘻地说道:
“师姐,大家自己人,规矩等会再说,你先把门打开。”
林招娣摇头: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