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零七章 下落

第一一零七章 下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岛多是山地,但是沿着西海岸也有不少小块的肥沃平原,其中清川江下游两岸,也就是安州城周边地区,已在金海镇的掌握之中了。

如果再吃下大同江中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区,也就是平壌城周边地区,那么半岛北边最大最肥沃的两块平原地带,就全部收入囊中了。

单从移民屯垦的角度看,拿到了这两大块平原地区,就算是拿到了整个半岛北方二道的精华地区。

所以,沈器远率领平壌全部军民南下以后,杨振就把几乎全部注意力转移到了巩固对平壌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占领上面了。

次日上午,杨振带着卫队,亲自巡视了平壌内外城的城防。

平壌城位于大同江与普通江的怀抱之中,其东面和南面都是大同江,西面是普通江,而其北面东侧则是牡丹峰,称得上是山水形胜之地。

经过三番五次的破坏与重建,目前其内外城的城墙是沿着大同江和普通江的走势构筑的,整体几乎是一个直接三角形的格局。

内城不大,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而且就在这个直接三角形的直角位置,共有东西南三个城门,东门叫大同门,西门叫静海门,南门叫朱雀门。

大同门外就是大同江,有码头,但是规模不大,需要进一步扩大。

至于平壌外城,更是几经兴废重修,目前的外城是去年以来,沈器远为了聚拢和安顿投奔他的大批朝人难民,以工代赈在原来被毁城墙的地基上偷摸修起来的。

外城主要区域,位于平壌内城的西侧和北侧。

说白了,就是为了对北和对西防御而构筑起来的。

平壌外城的面积不小,是内城的三到四倍大,眼下保留有六座城门,其中最东边面向大同江一侧的叫长庆门,向西面向普通江的叫普通门,向南面向大同江方向的叫正阳门。

除此之外,面向西北的叫七星门,面向东南的叫含球门,西南角向南开的一处叫芦门。

门很多,但都不带瓮城。

城墙也不矮,甚至称得上高大宽厚,但却只是夯土墙,只有几个城门处外面包有砖石。

至于城内的道路房舍,只有内城有棋盘式的规划。

而面积更大的外城内里,除了几处城门内驻兵的营地外,剩下的完全就是私搭乱建密密麻麻的棚户区,几乎是清一色矮小逼仄甚至半地下的芦苇土坯房。

说到底,偌大的平壌外城只是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一个有高大的夯土墙围起来的巨大难民营地。

当然,杨振也并不嫌弃,不仅不嫌弃,而且转了一圈下来,还给几个城门改了新名字。

面向大同江支流普通江的外城西门普通门,被杨振更名为箕城门。

此外,正阳门被改名为汉城门,芦门被改名为如松门,含球门被改名为承训门。

如松门,是纪念万历抗倭的李如松。

承训门,当然是纪念万历抗倭的祖承训。

祖大寿虽然忠奸难辨,功过不好说,但他爹祖承训当年在抗倭战场上还是出了大力,很有贡献的。

至于平壌城,杨振也想给它换个名字,比如箕城,或者乐浪,以期尽快抹掉这个地方与高丽或者朝人有关的痕迹,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暂时按下了这个念头。

平壌城在半岛北方是一个带有风向标意义的名城,一旦自己给它更名,必然引人注目。

而一旦引人注目,传到大明京师去,就会招致猜疑,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现阶段,还不是给平壌改名的时候。

巡视完平壌外城各个城门后,杨振又带着人去了一趟城北的牡丹峰大营。

整个大营依山就势而建,面积很大,高高的敌台进而望楼,大片的营房和校场,以及马厩、粮仓和草料场等等布局合理,军营功能很全,而且比平壌外城的环境干净整洁多了。

杨占鳌昨晚带来的宁安营一千五百人驻进去,也就将将守住了这片大营的几处关键位置。

就是驻进去十倍于现在的兵力,也绰绰有余。

唯一的不足,牡丹峰大营和平壌内外城的城防一样,暂时没有火炮等重装备调配给他们。

杨占鳌、邓恩他们奉命率部前来接管平壌防务,主要是火枪手和掷弹兵轻骑赶来,并未携带火炮等重装备。

而严省三、俞亮泰、高成友三人统率的战船,也在昨日启程南下江华湾去了。

这一次,针对和宁国小朝廷的战略,杨振想要的,就是牛刀杀鸡式的绝对碾压,目的是让和宁国君臣上下根本生不出反抗的勇气来。

所以,昨日中午严省三带领瀛洲号、乐浪号一起南下的时候,杨振并没有再从这两艘巨舰上拆卸重炮布防平壌。

好在现如今,平壌城所在的大同江下游地区,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力量存在。

但是为了尽快把这个地区完全吃下并消化掉,杨振决意不等张臣、俞亮泰、严省三等人马返回再作布置,而是决定尽快召集更多的兵马以及人手前来。

巧合的是,当日下午未时前后,杨振带着卫队从牡丹峰大营返回平壌城,沿江岸行至大同门附近,看见大同门外江岸码头上停着三艘大小不等的战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