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零章 重围
当天晚上,满鞑子撤兵到小凌河以北大营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小凌河口以南沿海的水手营和止锚湾船营。
现如今,杨振一身可是关系着他们所有人的前程未来,松山城被满鞑子大军围攻那么久,更被重炮轰击了那么久,结果如何,他们哪能做到无动于衷?
打从早上满鞑子的炮击开始,袁进、仇震海、俞亮泰、严省三就陆续派出了不少哨探,前往松山城的外围打探消息。
一听说满鞑子突然撤兵北走,袁进、仇震海等人立刻派了心腹近人登陆上岸,赶到松山城询问情况。
而杨振,也借着满鞑子从松山城下撤军的机会,让俞亮泰、仇震海两人,尽快把水手营沙洲和止锚湾半岛上的存粮运送一部分入城。
松山城里现有的存粮并不少,足以支撑全城人马用上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是满鞑子突然撤兵,反倒是让杨振更加担心,担心接下来松山城可能会面对更加猛烈的进攻。
一旦战事真的旷日持久地持续下去,比如像年初的那次围攻一样,一下子打上几个月,甚至围个小半年,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松山城里的存粮永远是多多益善,无论现在有多富余,他都不会嫌多。
当然,往松山城里运来多少粮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杨振要通过运粮入城的行动,来安定松山城里的军心。
当天晚上,除了安排仇震海、俞亮泰运粮之外,杨振又派了杨占鳌率队出北门,往北过了小沙河,前往小凌河沿岸巡哨,并让李禄派出了一队掷弹兵,再次入驻娘娘宫。
要想在平原旷野之上守住娘娘宫,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这里安排了人手,至少能够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也能让仇震海他们从南边往松山城里运粮安全一点。
与此相应的是,他也让孟和连夜返回了乳峰岗,让他带回去了一系列命令,其中一个就是命令祖克勇,在第二天派人到松山城外来,把满鞑子遗留在城西大营的营帐、草料运到吕洪山里,以防接下来满鞑子长期围攻乳峰岗。
至于松山城的各部,杨振当然也没让他们闲着,凡是白天上城作战了的哨队人马,到了夜里自然万事不必管,一律回营休息。
而白天没有直接参战的南门守军和征东营各哨预备队,则被动员集结了起来,赶赴夏成德所部守御的西城,或者抢修崩塌了的外墙,或者挖坑掩埋尸体,或者清理城外的沟壕。
松山城的西门瓮城上,灯火彻夜通明,被动员起来的各支人马,撸起袖子,干了整整一宿。
到了第二天清早,松山西墙外的战场被清理一空,那段被击毁的西墙外立面,城头上被摧毁的城垛,也重新用砖石垒砌了起来。
新砌的外墙与城垛,当然很容易再次被击毁,但是外墙有了包砖和城垛,总比没有要好得多,也能让军心士气维持不坠。
当然了,西门西城是夏成德率军在守,杨振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负责抢修,毕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乃是辽东军中的惯例旧规。
但是杨振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动员了松山城内各部的预备队,全力抢修西城的工事,杨振这个举措,再一次让夏成德及其所部将士感慨不已。
同时也让夏成德及其所部将士,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杨振所说的同甘苦、共命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并不是那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说说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松山城内各部官军经过数日以来的备战、鏖战,尽管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但是全城官军的士气不降反升。
经此一战,征东营各部人马与松山城内旧辽军各部之间,原来存在的或隐蔽或公开的嫌隙与提防,在不知不觉中,就烟消云散了。
满鞑子撤兵离去的第二天上午,即崇祯十二年十月初八日上午,松锦一带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祖克勇、徐昌永奉命率部抵达松山城的西郊,与杨振匆匆见了一面,然后拆解了满鞑子仓促撤离时留下的大营,运走了满鞑子来不及运走的一批粮草。
杨振叫祖克勇、徐昌永想办法,尽快去一趟锦州城,去与祖大寿取得联络,除了通报松山这边的情况之外,杨振也希望与祖大寿商议一下联手作战、共同对敌的事情。
松锦前线诸城,比如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地,全部人马加在一起的话,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四万,彼此若是能通力合作,松锦前线的局面将会为之一变。
杨振也很希望,自己在东官沟、卧牛沟以及松山城所取得的胜利,能够激起祖大寿所部与满鞑子军队奋力一战的勇气。
祖大寿两面下注,坐看风云的心思,杨振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过去十几年来,满清崛起的势头太快,也太盛,而大明朝这边打的败仗太多,也太惨,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双方气运的此消彼长来。
但是现在,有了自己这个搅局者,至少辽西的形势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杨振希望祖大寿以及他的那些部将们,能从自己取得的几场胜利之中看到,满鞑子并不是不可战胜,并不是没有弱点,尤其是,华夏的气运并没有被女真胡虏所逆转。
有了之前在小红螺山与祖大寿对谈的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