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三章 南归
崇祯十四年的正月二十日,杨振这边,以仇震海为主事人,沈器远那边以他派来的帐下行人安五伦为主事人,一起定下了杨振纳沈器远继室之女为侧室的约书。
对于这样的事情,杨振当然也很慷慨,拿出了从城外清虏营地里缴获来的大批长矛、腰刀、强弓、硬弩以及沈器远更加需要的粮草布匹作为聘礼。
反正这些东西本就是清虏镶蓝旗兵马以及正黄旗汉军从朝人那里掳掠而来的,如今以聘礼的方式,支援给从此成了一家人的沈器远,杨振也并不心疼。
而与此相应的是,经过了两天紧锣密鼓的谈判,仇震海也与沈器远的使者安五伦也谈妥了女方的“嫁妆”。
沈器远麾下所谓的和宁国北方二道兵马将退出安州与宁边二城并将此二城让给金海镇的兵马驻扎。
然后双方暂时以清川江以东的安州与宁边一线为界。
界限以西地域沈器远的兵马不会进入。
而界限以东地区,金海镇的兵马也不能出现。
当然了,已经进驻安州小城和宁边小城的沈器远麾下兵马,自然不会自行退走。
城池的“移交”,需要金海镇的兵马配合,双方需要像当年在江华岛那样“打”一场。
只不过这一次,被“打”退的一方,将会是沈器远的人马而已。
沈器远通过安五伦之口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杨振当然心领神会,满口答应了下来。
演戏嘛,就得像一点。
杨振虽然一向多疑,但是事到如今,他也不担心这其中会有什么陷阱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在与沈器远打交道的过程中,杨振一直处在主导一方的位置上。
除了拥有远远超过沈器远的兵马实力之外,杨振也掌握着太多沈器远的把柄,也不怕他搞什么猫腻。
谈妥了这些事情之后,正月二十一日上午杨振亲赴镇江门瓮城之外为安五伦及其一行人马送行。
杨、沈两边联姻的事情,虽然已经敲定,但是真正落到实处,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至于杨振所许诺的大批“聘礼”,眼下自然是无法交割运送平壌的,需要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等到江海通航之后,走海路运送。
毕竟从镇江堡往东,到平壌城,四五百里的路程,现在走陆路并不安全。
相应的是,清川江沿线安州与宁边二小城的“交割”,也要等到杨振的聘礼到了以后方能进行。
杨振这边送走了安五伦一行人之后,他离开镇江堡南归的事情,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杨振带着张臣、张国淦、李守忠、仇必勇等人,也带着征东先遣军的火枪团营主力,先行踏上了南下的归途。
当然了送走沈器远的使者安五伦以后已成功升级为杨振“长辈”的沈器成同样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镇江堡了。
他跟林庆业两个,也正发愁暂驻跟船驻泊在石城岛附近的大批来归朝人义兵义民的安置问题。
所以,也跟着杨振先行南归的队伍一起离开了镇江堡城。
与此相应的是,作为征东先遣军中军副将兼掷弹兵团营主将的李禄,则被杨振留在了后队,跟杨珅等人一起,负责整个后续大队人马的南下行程。
至于新编的忠义归明军各部人马,已在镇江堡军前的,一律暂时留镇江堡军前效力。
比如忠义归明军都指挥使安应昌所部人马,以及忠义归明军兵马都虞侯柳林所部人马,就是如此。
毕竟镇江堡一带还有相当多的事务需要处理,也不能杨振离开了以后,他们就一拍两散。
至于不在镇江堡军前的,比如沈器成从平壌带来的人马百姓以及林庆业的水军船队,则要尽快开赴杨振给他指定的驻屯地东西高丽城子一带整编整训。
对于忠义归明军具体整编整训的事情,杨振也不想插手干预太多,只给他们点了点大体的方向。
杨振当然是不会拿出金海镇各路兵马自己都配备不是很充分的枪炮火器来武装他们的。
事实上,在杨振的心目当中,他麾下的兵马,算上忠义归明军在内,大体上被他分为了三大类别:
第一类,当然是杨振自己直领的征东先遣军,目前包括有征东军的三大火器团营。
这是杨振嫡系的嫡系,不管是军械装备,还是粮饷补给,都是排在最优先的位置。
第二类,则是金海镇辖下东南西北中各路兵马营头,同时也包括松山团营以及刚刚新编的安东团营所属兵马。
这里边的人马队伍,构成比较混杂,什么人都有,既有杨振安排进去的亲信人马,也有各路协守总兵原属自己的营头。
他们在杨振的心目当中,是金海镇辖内驻屯各路的地方守卫兵马,地位仅次于杨振这个征东将军直领的征东先遣军。
在粮饷补给的问题上,他们跟征东先遣军执行同样的标准。
但是在军械装备上,目前他们只能拿到从征东先遣军各大团营淘汰下来的,或者征东先遣军各大团营挑选剩下的东西。
这一点,杨振虽然没有明说过,但是不管是主持协理营务处的张得贵,还是主持旅顺北城大军械库的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