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二憨
武皇帝,才能保住自己的族人,才能不负父汗对他的重托!
已经无路可走了,他必须硬气一点,再硬气一点。
他自己认为这样,会让大明皇帝‘屈服”’,无奈接受他的投降!
崇祯太上皇,却听的一愣一愣的,到了最后才明白这个十分莽撞、无知、稀里哗啦的鞑子首领要干嘛。
有鞑子来投靠,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与多年前和蒙古部族的盟约还不一样,那是盟友关系,是随时有可能破裂的!
但眼前的部落不一样,与数多年前的蒙古关宁兵如出一辙,这是要来加入大明啊!
多少年了!如今又有鞑子举族来投。
崇祯脸上露出个奇怪的微笑看向朱慈烺!
他心里肯定是要收留这个‘可怜’的部落,但此时已经不是他当家做主,只能听听神武皇帝什么意思。
崇祯知道皇儿肯定会痛快接受此人投降,就是不知道神武皇帝如何安排。
朱慈烺早就看到太上皇焦急的目光,但他并不急于表态,只是问道:
“巴克图首领,科尔沁的牧场如今有多少兵防守?”
一直以来大明与建奴的交战,其中都有科尔沁这个建奴忠实鹰犬相伴。
作为漠南蒙古中,除去察哈尔外最大的盟古部落,朱慈烺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由于一直以来明军的目标都是野猪皮,为了尽快打垮建奴,对于近在咫尺的蒙古诸部,朱慈烺之前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或者是说压根就没空去收拾。
可科尔沁不同,打狗要看主人,如今把人家主人都打出屎来了,狗却没事,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朱慈烺想给科尔沁点颜色看,顺便去科尔沁的牧场寻找一种珍贵的食材,哦不,是去打狗。
现在刚好试一试面前这位,史上口气最强硬的部落首领,看看他到底有几斤几两。
巴克图很明显吃了科尔沁不少亏,听到大明皇帝陛下问到科尔沁部,他立即抹一把眼泪,咬牙切齿用生硬的大明语说道:
“回禀天可汗大皇帝陛下,那科尔沁的牧场非常大,虽然他们的大部分主力在帮建奴作战。
但科尔沁牧场仍然留守着一万多骑兵,乌珠穆沁部不少族人都被他们杀死……”
说巴克图是个二憨子吧,他有时还会突然冒出一句妙语。
突然又把大明皇帝陛下,直接变成天可汗大皇帝陛下。
天可汗,最早是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
突厥是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的统称。
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可汗,是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
因隋朝的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DTZ和西突厥,他们之间的分界是阿尔泰山。
要说世界历史上东西跨度最长的帝国,或许古罗马帝国和突厥汗国不分上下。
唐朝建立后,不久重新统一全国。
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
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所以唐太宗时期,也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也是获胜最大的时期。
贞观年间,唐朝依次发起了对DTZ和西突厥的征战。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DTZ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
此时唐朝政局不稳,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
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
又赠予金帛财物,并与之结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这就是渭水之盟,唐朝对突厥的战事跌至谷底,此事也坚定了李世民反击突厥的决心。
渭水之盟之后,太宗进一步加紧备战。他亲自垂范练兵。
渐渐的国力开始强盛,反击突厥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于是,贞观三年冬,李靖的六路大军,拉开了唐代与突厥30余年战争的序幕。
此后不久,DTZ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
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
同时DTZ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
而此时的唐朝政局稳定,经济得以恢复。
贞观三年,唐太宗派遣李靖、李世绩、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彻等统领的10余万兵马。
在李靖的总节度下,兵分6路进击突厥,唐灭DTZ之战开始了.。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靖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
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DTZ灭亡。
DTZ灭亡,对DTZ的降众,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政策。
在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一些入朝的突厥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