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 第 174 章 益州使者

第 174 章 益州使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呢。”陈宫不动声色调侃道。

“那是自然,等有空就去和伯达秉烛夜谈,顺便看看他的弟弟们功课如何了。”说完,燕绥便飘然而去。

留下陈宫在原地若有所思:“庄主对奉孝单身,简直是乐见其成啊。”着实不能怪他多想。

在寒风中站了一会儿,他摇了摇头,算了,自己不该继续想下去。

不过提着红烧鱼转过一个回廊,他赫然看到了拿着书卷在等黄月英的诸葛亮。

少年少女立在洒满了金黄落叶的青石板路上,递出书卷的同时也不知道诸葛亮说了什么,黄月英笑得前仰后合的,陈宫还是第一次见以年少稳重出名的月英笑得这般肆意。

诸葛亮的嘴角上扬,透露出一丝宠溺和无奈。

黄月英的眼中闪过一丝调皮的光芒,仿佛是在捉弄这位总是沉稳如山的少年。

陈宫叹了口气:可别谈恋爱啊,不管是主公和奉孝,还是月英和孔明。

这不是主公之前

强调的,同一个部门不能办公室恋情么!

他踩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好在今晚上食堂除了红烧鱼,还有甜甜的烤地瓜和八宝饭可以抚慰隐约受到了伤害的心。

颍川在这几年爆发式地开了许多食肆,一开始是云梦田庄下的产业引领风潮,然后民间争相模仿。

云梦田庄作为半官方性质的存在,燕绥讲究官不与民争利,并不会去找模仿的人麻烦。许多百姓,在街道两旁划分出的摆摊位,支个小摊子,或者推着小板车并能做小生意过活。

“对于这位燕使君,世人的评价还是太肤浅了。()”张松从街头吃到街尾,仍然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以前平民的饮食文化都粗糙,贵族宴请都是在家里由大厨做,但颍川显然不是。他们喜欢食堂、喜欢街食,当然这和他们的薪水不足以奢侈到聘请大量厨子和仆从在家里做活有极大关系。

豫州的官员们,从基层和寒门提拔起来的居多,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能力和意愿去奢侈。要真奢侈上了,那就等着被审计了。中原奉行廉洁之风,而且为了让公务员们不会轻易被腐蚀,不管是公务员们还是工人们,伙食都极好。

军屯生产出来的地瓜、南瓜、花生、玉米,以及在燕绥传下来的食谱,都让他们食堂极有竞争力。

在住宿方面,大部分中低层的公务员和工人都居住在宿舍中。即便是最普通的宿舍,在冬日也能享受到温暖的炭火,夏日则有清凉的冰块相伴。而那些联排小楼或独栋别墅,带有前后院子的优雅住所,则需根据个人贡献度来分配。

曾有众多名士感叹,即便是西北的豪族,也无法与这些普通职工在饮食和住宿上的优越待遇相提并论。对此,燕绥总是笑眯眯地解释道,这一切都是生产力提升和公平分配所带来的硕果。这种进步不仅反过来继续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经济的增长,更预示着随着炭价和冰价的进一步降低,寻常百姓也将告别因寒冬和酷暑而缺乏取暖和降温器具的苦难日子。

阳城街道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两旁的铺子如同龙鳞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家紧接着一家,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这些铺子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有各式各样的饮子店,飘出香甜气息的糕点铺,堆满墨香古卷的书店,散发着浓郁酒香和饭香的酒肆,以及为招揽旅人的旅舍。

在颍川的中心城镇上,百姓的菜品更为丰盛,包括泡白菜、酸笋、风鸡、草鱼、腊肉等。而且因着燕绥大力从系统兑换良种,培植高产作物,许多外来食材如西红柿、辣椒、南瓜、红薯、玉米、花生等也开始出现在食肆中。

偶尔有行色匆匆的旅人,用牛皮做的水囊灌了大量奶茶进去,还有的用密封好的竹筒将胡饼、花生糕、烤红薯一个个塞进去,然后便快马加鞭出城去。

“怎么分店开得越多,做代购的反而只增不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街边三楼包厢内,燕绥和郭嘉靠在窗边悠然道。

“不仅仅是送往我们治下,”郭嘉伸出葱白的手指指了指西面和北方:“那些爱享受的世家豪族都等

() 着呢。”

燕绥了然:代购中原的特色,不仅是因为美食好吃,还因为这是一种品牌效应,身份的象征。

中原文人士大夫对红薯、奶茶、药饮、茶饮都十分推崇,许多期报纸上都有文人雅士为奶茶、药饮、茶饮吟诗作赋,而软糯可口的红薯粥、香浓酥脆的花生酥、古法红糖因为有宣传服用能精神舒爽,也十分受士族认可。

“人类的天性就无法拒绝高糖高热量的东西,这玩意在口中完全融化时,那种满足感可是无法比拟的。”说着,燕绥扔了一块花生酥到嘴里。

她可没有说谎,对于饮食贫瘠的古代人,这些东西无法抵抗的美味。再者,围炉煮茶、配上茶点来吟诗作赋,本来就在文人雅士之间风靡。

只是汉代原本的茶点着实单一,比如当初汉灵帝推崇的胡饼——现代街头再寻常不过的东西,商家都得竭力把饼子做出花样来才能卖得出去。再比如汉代推崇的黑暗煮茶——煮的是原始的野生茶,然后把葱、姜、橘皮、茱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