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清河是百姓的清河
大爷愣住,这话问的,既是在问灰岗的由来,又是在问建立灰岗的人,更是在问是谁让灰岗一直存在。
“这就说来话长了,”大爷吸了口旱烟,缓缓开口道:“天灾人祸年年都有,大旱洪涝都会给百姓带来灾难,随着天灾的降临,伴随的就是人祸。清河时有天灾,天灾过后最受苦的就是百姓,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乞讨为生,一开始朝堂会帮着百姓重建家园,但总有那么几个家人房屋全都失去没了信念自暴自弃的,他们不死也不活,对生活失去信念就靠乞讨为生。”
大爷叹了口气,“时间长了这种人也就多了,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靠乞讨和朝堂的赈粮过日子,可清河不是年年都有天灾,大多数时候都是富饶的,有这么一群人流落街头看着影响清河声名。”
“清河崔氏最注声誉,崔家族长看不下去,便在城中圈了一块废弃的地,名为灰岗,将这些人赶到灰岗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让他们出去影响清河名声。”
“按你所说,灰岗应该只有放弃生活之人,可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不是这样。”谢黎疑惑,这里老弱妇孺都有,不像大爷说的那样。
“那是以前,崔氏族长本意是好的,可一旦建立了这么一个地方,事情的发展就不是崔氏能左右的,越来越多的贫民来到灰岗,他们不听从朝廷的管辖,在灰岗内任意妄为,在他们心中,灰岗是让他们自生自灭的地方,已经放弃他们的朝廷,他们不会再听从。”
一口白烟从大爷口中吐出,“事情也就愈发不可收拾,朝廷管不了灰岗,有些人犯了事无处可逃就来到了灰岗,朝廷想进来搜捕灰岗的人也不配合,渐渐的灰岗就成了三不管地带,可越来越多的盗贼犯人将灰岗当做避难所,朝廷也不能真看着不管,崔氏族长就下令进入灰岗之人不能再出去,只要是登记在册的灰岗之人,外面不许接纳,被官差抓到就要送回灰岗。”
“灰岗成了只进不出之地,没有了进出自由,那些盗贼犯人自然不会久待,没多久就会离开?”
“是的,崔氏这个法子对于那些想要逃过追捕的犯人很有用,灰岗之人连自己的温饱都顾不上,他们在贫瘠的灰岗根本活不下去,而朝廷的赈粮只发给灰岗登记在册的贫民,犯人们过不下去自然就走了。只是,”大爷叹了口气,继续道:“灰岗的贫民越来越多,这个法子对于那些治那些犯人是个好法子,可对于灰岗内的贫民却是雪上加霜。”
“一开始进入灰岗的都是自愿放弃自暴自弃的贫民,可外面的贫民越来越多,清河的官员为了崔氏的名望,不顾贫民的想法,将清河所有贫民登记在册后都赶入灰岗,又有那么一条只进不出的铁律在,灰岗里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过。”
谢黎明白了,灰岗是崔氏一开始为了解决自暴自弃的贫民设立的,可是随着事情发展越来越不受控制,下面的官员又上行下效,渐渐地灰岗就成了被清河抛弃的地方,可清河每年又会发赈粮给灰岗贫民,以至于灰岗不会消失。
“崔氏不管吗?”
“怎么管?”大爷叹息,“灰岗已经失去控制,让那些想出去的人出去做工,犯事的人就会躲进来,要是一直不给粮食毁了灰岗,灰岗这么多人,肯定会暴乱,朝廷镇压势必会惊动圣上,只能这样一直任其发展。”
谢黎突然想到什么,询问道:“灰岗的贫民虽然登记在册,但只登记了进来的名单,人死了或者出去了,朝廷根本不会知道对不对?”
大爷点头,“说是这么说,但灰岗的人出去被抓到还是会送回来,而且我们穿的都是破衣烂衫,一出去很容易就被发现了。”
可若是有人想要灰岗中人出去,给他们换身衣服带出去也不会有人知道,谢黎觉得那五千士兵消失和灰岗中人可能有极大关联。
“灰岗最近,是不是少了很多青壮年?”谢黎问出心中疑惑,大爷惊讶道:“你怎么会知道?”
“你只需回答我,是或者不是。”谢黎并不打算和他明说,她只要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是,”大爷点头,“太难了,光靠临近冬天发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年,很多人家把粮食攒着每天只吃一点点撑过一年,但青壮年根本不够,他们在灰岗做的东西又被来往的商人压价根本换不到多少吃的,为了吃饱,有些人铤而走险逃了出去,本以为几天就会被发现送回来,没想到这次过了半个月才回来,还带回来很多粮食,真是奇了怪了。”
果然和谢黎想的一样,裴行简恐怕是用了障眼法,谢黎匆忙起身,“多谢大爷,灰岗之事我会解决的,清河声名比不上灰岗百姓,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离国子民,不应该在这自生自灭。”
谢黎说罢就要走,大爷喊住他,“崔氏做主的事,你真能变?”
“清河不是崔氏的清河,是离国的清河,是百姓的清河。”
大爷看着谢黎的背影,他没猜错,这个小姑娘浑身贵气,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绝对不是一般人,也许她真能改变灰岗,改变清河。
谢黎出了门向男孩招手,蹲下身来问他道:“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番薯,我叫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