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二章 老包(3 / 4)

定的语气,让人明白肯定的选择。

当然王言本身也没意见,跟老包吃饭也挺好的,主要就是走进历史名人么,哪怕去除了这一层历史滤镜,在当前时代来讲,老包也是很值得见一见的人物。

或许在老包看来,王言才是更值得见的人物。给他儿子看病的事儿都放到一边,王言提出来的新学才是重要的,是真正牛逼的年轻人,眼看着的未来大佬。就算不做官,也得是大宋文坛领军人物。

哪怕在欧阳修的来信中,夸的王言天花乱坠,但到底才学如何总是要亲自考较一番才好,当面确认一下心里才有数。

因为王言是改革派的一员,这在学说中都是有展示的。做事要实践,实践重实干,这么一条就直直的奔着冗官积弊而去。

老包自己就是主张解决冗官问题,裁汰岁数大的官员,对于各种的荫补官进行考核,贪官污吏终身不用等等制度,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废物滚开。但是可惜,反对声音大,仁宗压不住。…。。

所以在晚间用膳之时,包拯好好的跟王言讨论了一下学说的问题。依然如同之前那般,只说展示出来的一些内容,其他的一概不聊,只说才学不够,没有实务经验,保留着很大的余地。

他不可能提出过于激进的理论,那是会被直接拍死的,导致没有发育时间。留余地就是为了以后慢慢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宣扬。

虽然现在没有官职,跟老包不能说更多的事,但是只讨论学说,也足够王言展示的了。所以不出意外的,他获得了老包的看重,算是又拉拢了一个靠山。如果以后包镱的身体好转,那关系还要更加亲近。

王言四处拜访的目的也在于此,找一找以后能办事儿的大佬,先建立友好关系,以后要同盟。

另外一方面,不管是不是同道,他都要让这些人认可他的才华,属于是给自己抬身价。他拜访的越多,回头他的名声也就越响,地位也就更高,因为这些人给他进行了背书。这也是欧阳修让他拜访的目的。

也就是其他大佬都不在京中,若不然王言是必要都走一遍的。

纵然如此,在欧阳修强大的人脉资源加持下,王言也算是认识了大半个宋庭中枢。有改革派的,也有保守派的。改革派的多是关心他的想法,保守派的就属于是跟他论道,驳斥他的理论观点。

但是大人物总不好真的跟王言一般见识,不过是随手的破坏道心之举罢了。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是纠正王言走偏的思想,回归到保守派的阵营中来,人家也是好心。

说到底还是立场问题,这不是讲道理能讲通的。

他做学说,就是要把认同他道理的人拉到自己这一边,待到成势之时,全方位的开展学术争霸、政治斗争,让不认同的人不得不认同,而不是去说服不认同的人来认同。这其中的先后之分,天差地别。

除此外,欧阳修的朋友也有一些官不大,但是很有才华的人,就是专门做学问的。比如比较着名的梅尧臣,跟欧阳修的关系非常好,但是科举考不过去,

王言继续的拜访着欧阳修在京城中的朋友,比如梅尧臣,这也是一个名人,就是科举考不过去,家里又不富裕,走了荫补的路子做了小官。到了皇佑三年,才被仁宗赐了同进士出身,后来也多为欧阳修提携,当然他也是欧阳修文学运动的支持者。现在却是在国子监做事。

跟他交流就简单的多,主要聊的就是文学上的事。当然也聊新学说,但是他不与王言讨论变法好不好、对不对,他只是单纯的跟王言讨论学说的先进性以及不足之处等等。

就如此,王言一家一家的拜访,见过了各种人,这才得了清闲,在家里跟范纯仁、冯京一起读书,又托包拯办事儿,行了方便之门,给他们仨弄到了各种馆阁的通行证。…。。

宋朝有各种馆、阁、殿的各种称号,比如什么大学士、学士、直学士、修撰之类的,这是属于宋朝官、职、差遣的特殊制度,馆阁之类便是职,属于荣誉头衔,大佬标配。

比如大宋的宰相,必然配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三馆的头衔。

差不多跟明朝时候的殿阁制度一样,挂了头衔的都是内阁成员,阁臣们加一起,也就成了大宋的文相、武相、计相。

而这些馆阁里边,是真有书的,属于是皇家图书馆,都是好书。

这种小事儿对包拯来讲实在小意思,看看书而已么。不过老包是个正直的人,他不会给人行方便,还特意找时间跟赵祯说了一下。

王言的名声在赵祯耳边响了半年,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这俩人在赵祯这就够用了,都是他的好打工人。至于冯京,也很有才名,算是个搭头。老赵想都没想,直接就给了通行证。

所以王言三人就开始了快乐的学习、看书的生活,偶尔的,王言会带他们俩去参与一些士子聚会,当然都是正经聚会,王言每一次都是当成了讲道的场所,将每一次聚会都变成他吸收门徒的舞台。

时间如此过去,他也稍稍的在各种的辩论中,增加了一些些内容。同时,他的地位也在与日俱增。以前空有名气,没有收获到太多的尊敬,尽管人们对他都很客气,他出去吃喝嫖就没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