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三章 传授技术(2 / 3)

那你说说吧,几点去的,几点回的?”

“十点多钟出去的,下午四点回的。”

“回哪了?”

“回家。”

“当天晚上呢?”

“那晚上肯定睡觉啊。”

“你是认为你父母肯定帮你瞒着是吧?”王言摇头笑了笑,又一次的将茶杯放到桌子上,“咱们也别费劲了,干脆点儿。刚才那几下还不是最疼的,我让你感受感受。” “你不要过来,你不要过来……啊!”

王言是针对穴道动手,外面一点儿伤都看不出来。他可以让人没有伤势的快速死去,也可以让人患上不治的病证,在几个月以后死去。时至今日,他的手段已经堪称匪夷所思。

所以不出意外的,十分钟以后,在王言的帮助下,治好了秦忠德嘴硬的毛病,也找回了那么一些不敢提及的记忆,已是彻底的老实了,问啥说啥,说啥是啥。

据他交代,案发那天下午,他同人在街上无聊的游走。当时街上人少,冯晓玲又是一个人行走,就动了歹心。两人合伙,把冯晓玲拽进了巷子里。

本来是想要抢钱,但是冯晓玲激烈的反抗,不得不把人打昏,而后另一个人就起了更歹的心。找了麻袋绳子将人绑缚装了起来,用自行车带到了郊外废弃的房屋,而后两人对冯晓玲进行了奸污。

又因为害怕冯晓玲走脱以后,报警抓了他们俩枪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人活活掐死,连夜抛尸铁路。

同伙的消息当然也交代了出来,而后王言三人组直接出击,把人给抓了回来。分开审讯,两人狗咬狗,证据什么的也就全都找到了,调查一番形成文字,俩人便可以排队枪毙……

虽然案子破的过程有些戏剧,但结果总是好的,凶手有了惩罚,死者及家属都有了交代,王言等人也都再立新功。

人们对于王言三人组能破案,已经是有共识了。所以也没什么太大的波澜,充其量就是感叹一下点子高,运气好之类的。

就连老胡现在都不再颠颠的凑过来,因为早都已经习惯了,稳坐钓鱼台,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是。

当然,人们对于三人组又破了一个命案没太大感觉,但另一件事,却是让他们激动了起来。那就是在侦破这一次案件之时,王言对死者尸骨做出来的鉴定,将年龄范围缩小到了两岁之间,并精准判定。

这无疑让同志们都兴奋起来。他们深深明白王言对于足迹鉴定的水平,到底多么的准确,都已经捧成权威专家了。虽然检察院与法院目前还不能把王言的判断当做切实的证据,但也不否认王言的判断。

按照王言的说法,按照尸骨鉴定年龄的水平不比足迹鉴定差太多,可以把年龄范围精确到一两岁之内,而不是像寻常法医那般一整就是三四岁,这其中的差距可太大了。

就好像这一次的奸杀案一样,还有不少的悬案是可以如此操作,从而找到死者身份的。这年月确定死者身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是尸体还有脸,想要确认身份那也是相当不容易,何况是破坏了面部的呢。

而王言说,尸骨鉴定比足迹鉴定差,是因为实操经验较少的关系。他们深深知道王言足迹鉴定水平,那么对于同样水平的尸骨鉴定,自然充满期待。

所以那还有什么说的?

在这一次的奸杀案确认告破,大家都知道了消息,但是又还没有彻底的结案之前,就已经有人把骨灰盒摆在了王言的面前,让他做鉴定……

老胡想了一下他们大队的地盘摆满了骨灰盒排队的画面以后,乐呵呵的把王言送去了殡仪馆,让王言就在那看。有需要的,自然也会去殡仪馆找他,直接现场拿了骨灰过去。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开眼了,除了哪个领导、名人之类的人死了以外,他们就没见过这么热闹的情况,而且还是持续的热闹,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生气。

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王言也还在做着足迹鉴定。宁阳各单位的人过来找,便也就知道了王言现在驻殡仪馆提供技术支持。白天看尸骨,晚上断足迹。

一点点的,消息便也就扩散了,外地的都知道了。但是因为骨灰盒不好拿,而且也要观望一下王言展示出来的新技能的威力。

然后他们在殡仪馆排队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不断的有人咧着嘴过来报喜,各单位都了解到了,便也就各自的动起了心思……

王言手下多了好些人,有省厅的,有市局的,还有省内其他各地铁路系统的,以及其他各市局的技术人员。他们要么会足迹鉴定,要么会尸检。

这是上级领导找王言谈过以后,各单位安排过来的人,相当于开了个进修班。

以致于王言现在已经做不了案子了,转而开始培训技侦人员,提高整体战斗力。并且在他扫完了宁阳的殡仪馆,鉴定了所有需要他的尸骨以后。经由铁路系统以及省厅的共同安排,去往除了宁阳以外的其他十三个地级市,提供技术支持。

好像孔夫子出行那般,他王某人出去也是带着一大堆的弟子,事实上的形成了一个专家技术团队,在上级单位、领导的综合统筹下,于全省开展了一场集中突破积压案件的行动。

这件事并没有超出王言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