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 战前一年倒计时(六)
传闻,何大帅准备南征,天下要大乱了。吴大哥以前在同盟会里乃是公认的人物,见识眼光堪比能掐会算。吴大哥如此看好何大帅,何大帅麾下还有贤侄这样的人才。我等同盟会老兄弟们早就没有再打天下的心思,此次只是想问问局面会如何,也好提前做个准备。大家都信得过吴大哥,才派我前来。难道吴大哥对兄弟们就这么不管不顾么?”
吴有平看了看父亲,心中已经有了些判断,便笑道:“李叔叔,这等事情何须再多问。局势变化,连李叔叔都亲自找到沈阳来。难道李叔叔真的不明白么?”
前同盟会的李同志愣了楞,赶紧问道:“不知是何时?”
吴有平故作平静的答道:“何时发动,全看何主席决定。”
吴老爷子听和吴有平这么讲,已经皱起了眉头。不过吴老爷子并没有出言阻断,只是安静的坐到椅子上。
前同盟会的李同志神色中满是惊惧,最后几乎是颤声问道:“那会是怎么出兵呢?”
“出兵的事情自然是何主席决定。不过中国改朝换代这么多次,怎么出兵早就有了定论。一路出兵南下,两路出兵南下,三路出兵南下,那么多仗打下来,大家怎么会想不到。”
听到这里,吴老爷子终于忍不住,喝道:“有平!”
前同盟会的李同志也知道吴老爷子心中不满,便对着吴老爷子作揖行礼,“吴大哥今日寿诞,兄弟着实是前来贺寿。还请吴大哥不要生气,大哥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兄弟们则如水上浮萍,无依无靠。大哥,兄弟就先告辞了。”
等这位前同盟会的李同志离开,吴老爷子不快的说道:“你方才的话不是自作主张吧?”
吴有平摇摇头,“不过是遇到了,正好放出些风声。也是组织上讨论过的事情。”
吴老爷子眉头再次微微皱起,片刻后却叹道:“既然他已经走了,就吃饭吧。”
父子两人吃着饭,却都有心事,除了喝酒的时候敬一下酒,这顿饭竟然吃的几乎无声无息。
吴有平发现回了家也没能让自己的心事变少,只是那种难受的感觉的确降低了一些。
文明党中央委员会都接受了何锐的战略分析,中国各路军阀都认为自己不是日军的对手,只要东北军达成战略目的,让日军承认,无法承受应对东北军的代价,从而不得不与东北军议和。见到这个结果的国内各路军阀部队的战斗意志就会非常低下。
对日作战的战争计划,是何锐牵头完成。解放中国的作战计划,无需何锐牵头。几千年来,中国王朝百年更迭一次。那么多次统一战争中,早就积累下无数的作战思路。从先辈们的经验中寻求知识,就足以应付中国现在的军阀。
以东北军现在的优势,只要不犯傻,不轻敌冒进,战争本身难度不高。至于军阀部队是不是得知东北军制定了解放全国的军事计划,其实不重要。
既然东北军占据了内外蒙,军委制定的作战计划自然是分兵三路南下。
中路军入山海关,沿着河北、河南,安徽一线南下。东路军从辽东半岛南端,渡过狭窄的渤海海峡,进入山东。解放山东后,继续南下进入江苏,浙江。
西路军则是从大同进入山西,向陕西进发。
就如吴有平方才所说,这些根本不需要特别费心。中国的地理形态已经决定了统一战争的进攻方向就那么几个。至于细节部分,吴有平要关注的细节是为战争提供后勤保障。
在会议上,徐乘风问何锐:“主席,半年内可以征召200万人入伍,并且保证部队的战术能力。在东北接受过三个月以上正规军事训练的人员数量能达到400万。但是200万人能够保证战争强度,400万人的话,只能保证战争的烈度。”
何锐笑道:“不如让有平同志讲述一下战争物资的准备。”
经济工作是东北政务长官吴有平负责,何锐提出了要求,徐乘风自然表示赞同。吴有平立刻拿出笔记本,翻开到其中一页,只是扫一眼,便不再去看,就直接讲述起来,“1922年,东北与内外蒙地区能够生产800亿斤粮食。以4000万人计算,人均粮食2000斤。食用油产量,人均30斤,肉类,人均30斤……”
吴有平在讲述这些绝对值得自豪的数据之时,却没有感觉到什么欢乐。这是一场春游或者别的大联欢活动,而是把4000万人卷入,上百万人要上战场的战争。吴有平已经不是‘相信’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要胜利。而是战争必须胜利,一旦失败……
此时吴有平脑海里都是这些难以驱赶掉的念头,至于其他事,已经完全抛在脑后。
至于离开的前同盟会李同志,吴有平已经完全遗忘了这人。
然而李同志并没有被人忘记而消失,他离开了吴家后,就直奔住宿所在。虽然李同志也有些小心,但是东北安全局那边并不会傻傻的盯梢,自然有各种设置好的侦查点。
被监视的不仅是这么一个人,经过各种准备,安全局已经有了大名单。开战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整个东北就会来一场大抓捕。
在这个阶段中,各种可疑人员都会被监视。吴有平家虽然不会被监视,但是前来吴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