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凌支书与叶保管
这阵子,凌文亮痛并快乐着。
痛是痛在,自打当上代支书之后,凌文亮这才知道干基层工作之繁琐、烦人、烦心。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由于社员的思想意识太过于保守、甚至是有点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就像邻村的叶小川。
短时间内,他或许可以通过赚钱、去改变社员们的处境。
但却改变不了他们的思想。
由于传统惯性实在是太强大、太顽固了,宛如黄土梁上那些纵横交错的沟壑。
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
那也只能稍稍加以改造,却无法彻底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让他们面对稍微大一点的变革?
凌文亮已经深知:接踵而来,自己将要面对的阻力将会有多大!
各种政策实施起来的时候,将会有多么的痛苦!
不过,在痛苦的同时。
凌文亮的内心是快乐的,是充实的...自己以21岁的年龄,却掌管着近1500来号人的白家沟大队?
试问:
放眼全天朝,能有几个像他这么年轻的大队支书?
别小看大队支书,虽说只是最最基层一级组织负责人...可有实权啊!
在他所掌管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哪样不得凌文亮点头才能办得成?
大到推举那位社员孩子,去上“工农兵大学”。
谁家有资格拼到宅基地,谁家孩子有资格得到招工名额、谁可以农转非,哪位知青可以回城...
这些东西。
足以影响一個人、他一辈子的前途,但最终都得过了凌文亮这一关才行!
小到哪个老汉喝醉了、又锤了自个儿家婆姨。
谁谁谁想结婚、离婚?
有人偷鸡摸狗,有人爬墙偷窥,具体该送谁进去做手工...哪一样,不得来找他这个带代支书签字批准?
所以。
一方面被村里的事务,给弄的烦不胜烦,另一方面又踌躇满志的凌文亮。
慢慢就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独断专行,想做什么事、不再愿意和社员们商量着来的脾气!
——这也不怪凌文亮会如此。
其实。
做任何事,都不和社员们过多商量、只管闷头去干就行了。
喜欢用这种霸道做派....其实,叶小川实施的更早。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而真正关系重大的事...压根就不开会!
商量不球成的!!
很多社员们向来出于各自的立场、只看眼前三寸之地、只看他自个儿的利益。
——哪怕集体利益损失10块,只要不损失到他的那1块钱利益就行。
如果想让社员。
牺牲掉他自个儿1块钱的个人利益,从而去成全集体10块钱的利益的话...
想都别想...门儿都没有!
要想让他们眼光长远,具有一点点奉献精神?
扯呢!
除非是在会场,气氛鼓动起来了...
他们才可能头脑一热,忽然干点完全不符合他们平常胆小甚微、只看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的事儿。
而平常的话。
小账算的异常精明,大账一塌糊涂的社员们...是不会管那么多的。
因此生产队社员们的意见,永远都没法统一,永远都别指望他们能具有什么前瞻性、战略性眼光的...
这就造成了很多时候。
那些长期干基层工作的干部们,往往比较喜欢选择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去快速推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真要和社员们,客客气气商量着来的话。
信不信哪怕只是修上500米的土路,耗时3年,都还不一定能干成?
而那种简单粗暴的行事风格,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
好的方面:
就是在生产队干部们,着手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时候,将会更快捷、更高效。
坏的一方面就是:
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一种“生产队干部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反对意见”。
最终落的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
在沿海地区、还有京津冀有很多生产大队,后世出现了很多很多这种情况:
某个村的带头人干的好,整个村子的工农业建设事业,和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日新月异。
各项发展指标,蒸蒸日上。
但等到带头人能力耗尽、或是思想观念发生了扭曲、腐化...
那这个村子,也差不多快完蛋了。
对此情况。
穿越而来的叶小川心知肚明,了然于胸。
本生土著凌文亮,他也是隐隐感觉到了,以后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弊端。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社员们的认知层次,没得到有效提高,在还没有摸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之前。
那就...只能先这样咯!
而且。
叶小川和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