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回乡
谢文点燃支烟抽了起来。
“你们既然掌握了一定的证据,那就完全可以依法把他拉下马。可是你们现在还有顾虑,也就是说曹的背后有人,而这个人你们动不了。”谢文抽丝剥茧的分析道。
“是啊,谢老板,不光如此,主要是还牵涉到上面的企业。”
“那你们让我到时候帮忙,是省里面还是京城里面?”谢文又问道。
“应该是京城里面吧?要是你们连省里面也搞不定,那么老姜也到不了这个位置。”谢文又说道,“而且,省里面我也帮不上忙。”
“谢老板,你说的没错,主要是京城里面。”
“你跟老姜说,只要你们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我担保你们不会出任何的问题。”谢文郑重的说道。
安然听见谢文这么说,大喜过望。
“谢谢,谢谢谢老板。”
“前期的工作由你们去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找我。”谢文又说道。
“好。”安然点点头,心中大定。她很清楚,像谢老板这样的人,一旦答应了某件事情,肯定会言出必行。
“老板,茅草街要到了。”
谢文和安然的谈话告一段落以后,忽然听曹县说道。
“这么快就要到茅草街了?”谢文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果然已经来到了南茅大桥。
“老板,大嫂家怎么走?导航仪上面没有具体的地址。”曹县问道。
“过完桥向右转下桥,然后左转往前开五分钟左右有个加油站,加油站前面有一个t字型路口左转,就到我大嫂家了。”谢文说道。
这个时候前面开路的警车慢慢的靠边停下,显然他们也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安主任,我们的车在前面引路,要他们跟在我们后面。”谢文对安然说道。
警车里面坐着徐爱华和徐三元,他们也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曹县开着车,慢慢的在前车后面停下来,安然下车以后,跟警车的司机打了个招呼,然后上车,继续往前开去。
眼看几分钟以后就要到大嫂家了,谢文拿起手机,拨通了大嫂的电话。
“谢文,你们到哪儿啦?”电话一接通,杨金莲就问道。
“大嫂,我们现在已经上了南茅大桥,估计不要十分钟就要到家了。”
“那我们现在下楼来接你们。”杨金莲说道。
“大嫂,扫墓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谢文问道。
“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放在楼下面五金店,车子一到就可以拿上车。不用这么着急吧,来了以后到家里面喝口水,休息一下再去吧。”杨金莲说道。
“先去扫墓吧,扫完墓再到家里面休息你父母他们都在吧?”谢文问道。
“我爸妈都在,杨江他们夫妻俩也来了都在等你们。”杨金莲说道。
“好,我们几分钟就到了。”谢文说完,挂断了电话。
车子这个时候正行驶在南茅大桥上。
“现在修了这个桥方便多了,你们看左边,那是我们县的厂告乡。大堤边上有好多废弃的厂房,原来那个地方是塑料厂和玻璃厂,还有一个红砖厂。”谢文用手指着桥的左边说道。
“谢老板,这个地方你这么熟悉?”
“当年我家就住在这儿,我父母都在塑料厂上班。那个时候我们在茅草街读书,每天早晨划着渡船过河,放学又要划着渡船回家。”
“谢老板,你划船的技术这么好,是从小就划船的缘故吧?”曹县问道。
“渡口码头有一支船队,不过当年渡工年龄比较大,平时就由我们这些学生划来划去的。”
“天天在水里面过来过去的,不危险吗?”安然问道。
“在我们这儿不论男女老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会游泳。”谢文说道。
“这地方就是原来洞庭湖的腹心吧?我看过南县的历史资料,茅草街解放以前还是一片芦苇荡,就几间茅房。
后来慢慢的淤泥堆积起来才形成了一个港口。由于当时只有几间茅草房,所以名字就叫茅草街。”安然说道。
“看来安主任还比较熟悉这个地方。”
“我做调研工作的时候来过几次南县,但是到茅草街还是第一次,原来只是路过。”
从车窗外看过去,昔日非常宽广的河面,现在也变得狭窄起来。在没有南茅大桥以前,来往的车辆都要走轮渡。
“老板这几条都是什么河?四通八达的。”曹县问道。
“你们不知道吧,茅草街地处洞庭湖腹地,沅水、澧水、藕池中支、沱江四水全部在茅草街汇合,然后汇入洞庭湖流入长江。”谢文介绍说。
“当年的河水比现在宽两倍还不止,那个时候没有茅草街大桥,汽车要用轮渡运送。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从湘西回来过年,汽车开到南嘴渡口的时候已经是半夜,那个时候没有轮渡了,天又下雪,就在车上待了一个晚上,交通真的不方便。”
出去这么多年,又一次回到家乡,谢文也是感慨不已,往事纷至沓来……
五六分钟以后,汽车来到了大嫂家楼下。
“亲家娘,亲家爹,你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