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两个好消息
第684章两个好消息
六月初,望滩县农民们忙的热火朝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收割小麦,挖盐霜土豆。
磨快了镰刀,弯下腰去将小麦割断,又系成一捆捆。
家里的妇女烧水、送饭,又把小麦装在平板车上,拉到“打小麦”的场地上。
压平了的小麦场地上,有骡子或牛马拖拽着石头碌碡,被驱赶着碾压麦子,给麦子脱壳。
望滩县过于贫困,就连帮忙干农活的拖拉机都很欠缺;跟骡子等家畜比起来,冒着黑烟突突作响的拖拉机,简直是最时髦的机器,在农村孩子们的眼里面这无异于最直接的机械伟力——跟后世的孩子看到变形金刚那是几乎是一个心情。
农村的孩子们拾麦穗,跟在平板车后面奔跑,看稀罕物一样对着拖拉机指指点点,大呼小叫,他们最大的享受也就是吃点心果子、白面馒头。
望滩县的孩子们甚至连放开肚子吃饱都未必能做到。
纪元海乘着汽车,前往天和种植园地的路上,看着忙忙碌碌、仍然处于人力畜力占主要地位的农村大地,想到的却是与此同时代的外国生活条件。
的确是相差太多,也的确需要发展。
就像是如今的望滩县,至少要先把日子过好再说。
天和公司、富盛集团带来的经济发展,哪怕只转化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也足以感觉幸福了。
抵达天和种植园地,纪元海看到松露正在装入冷藏车内。
弗朗西公司的货轮已经抵达东海港口,天和公司的松露真正开始大笔交易,也要开始了。
四辆冷藏车装载着松露匆匆启程离去。
纪元海跟王竹云询问了一下相关的情况。
在这农忙之际,应聘而来干活的人手并不多,四辆冷藏车运力有限,并不着急短时间内挖完,而且挖松露这件事也不并算是重体力劳动,还是绰绰有余的。
根据定下来的买一送一的原则,现在天和种植园地每亩地产出上等松露,以五百美元价格每公斤卖给弗朗西公司,附赠一公斤的上等松露,每亩地的收获在一万美元到一万三千美元之间,预计这一波松露的总收入跟原来相差不会太多,应该就在六千万美元上下浮动。
等到下一波松露到秋季再售卖,又是几千万美元。
天和公司接下来变成摇钱树,也就是可以预料到的。
正如同花老板猜测的那样,弗朗西公司、西方其他公司,会眼睁睁看着天和公司卖松露赚这么多钱吗?
到时候肯定是要迎接新的挑战。
体制内的倒是好说,有孟奇在帮忙,纪元海几乎可以忽略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还是商业上的变化,天和公司给花老板一成利润,不就是让他精心筹备,防患于未然吗?
从天和种植园地回到望滩县,纪元海去见项诚先、李三德。
这两位县领导如今也都是面带疲倦之色。
麦收时节,他们不仅要做好往年的工作,对于盐霜土豆的收获也同样关切。
纪元海先跟项诚先、李三德汇报了天和种植园地第一批松露已经正式送往港口,价值五百万美元。
之前弗朗西公司给天和公司的预付款已经到此完全成为货款,而且今天弗朗西公司的人现场验货之后,已经再次给出下一批松露的预付款。
天和公司全部松露保守估计价值五千万美元,到这里已经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哪怕是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这一次再次确定之后,项诚先与李三德两人依旧忍不住激动到脸色发红,连声叫好。
太好了!按照一美元大约等于四人民币计算,县政府即将有三四千万的收入,有这笔钱,所有的财政预算都宽绰起来,好日子就要来了!
再加上今年投资建厂的塑料制品厂、预备建设的二十公里柏油公路……
就这过去一年,望滩县的所有成绩,那绝对是整个省里面都要瞩目的。
兴奋过后,项诚先抓着纪元海的手臂说道:“元海同志,不光你这里有好消息,我这里也有好消息!”
“去年咱们望滩县冬天到今年春天,努力开辟了两万亩土地,用来种植盐霜土豆。从天和种植园地获得一千九百多吨盐霜土豆作为种苗种植下去,每一亩地大约种了二百斤盐霜土豆。”
“在这样的种植条件与环境下,盐霜土豆依旧普遍收成不错,根据我们现在的统计,平均亩产量在一千斤上下!”
毕竟种苗比较少,又不是天和种植园地那样特意的种植环境,赶不上天和种植园地的收获,其实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丰收”了。
以新开辟的两万亩土地盐碱化程度,那本来都是不能种植任何农作物,种什么都是颗粒无收的,居然每亩地能收获一千斤土豆,这还不是大丰收吗?
纪元海闻言,也点点头,口中说着:“这样就太好了!”
相关数据,他心里面也有数,但他不适合什么都负责亲口说出来;这一次收获时候,让望滩县的众人亲眼所见,亲自说出口来,大家都见证,那么这成绩才是实实在在的踏实!
两个好消息一前一后说出来,办公室的纪元海、项诚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