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父子间,当真要如此相逼吗?
难得今日的奏折不多,朱元璋处理完后,仍有闲余时间。
他本坐在龙台上闭目养神,心中却不由浮现出了今日老十二在朝堂上所说的那番话。
再加之连标儿都对他夸赞有加,不由让朱元璋心中生出了想去看看老十二的心思。
于是,换下了朝服后,在侍卫的保护下,他离开了皇城。
微服出行。
湘王府邸距离皇城不远,马车没多会儿功夫便抵达了。
刚来到后院,还未进去,便听见里面传来了高谈阔论的声音。
是老十二的声音。
朱元璋下意识停下脚步,想听听看他要说些什么。
“……其实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它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允许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晋升的机会。”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公平,这世上没有绝对,永远都只有相对的公平!”
朱柏并不知道,在一墙之隔的院子外面,朱元璋正在凝神静听他的这些理论。
“正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所以即便出身平民,也可以进入我大明的官僚体系之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而且,正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才会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和普及,毕竟想要进行科举,首先必须得识文断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为我大明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基础。只要科举制度一直存在,那么就会源源不断地教化出人才,成为我大明的臣子。”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微微颔首,心道老十二的这番话,证明他的确是认真钻研,并且对于科举制度相当了解。
此时,院内也响起了些微的附和之声。
“但是!”
“科举制度应该灵活运用,常用常新,而不是一成不变走八股文的老路子。当然了,不可否认,八股文在我大明建国之初,的确是有一定作用性的。”
“它可以迅速筛选出合适的人才,补充到急需的岗位上去发光发热。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会变得僵化、死板,限制了考生们的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时间越久,枷锁越重。”
朱柏的声音震耳发聩,他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继续说道。
“这并非是我在危言耸听。”
“科举制度,从诞生之初,便有天生的偏好和侧重。文学、经学,被放到太高的地位了,名不副实。”
“而最重要的实用技能、科学技术,却被束之高阁,根本没人理会。”
咽了咽口水,朱柏继续说道。
“我认为,真正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应当是能够不拘一格录取人才。”
听到这里,众人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杨宪,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怎样才算是不拘一格录取人才呢?”
“问得好!”
朱柏想了想,说道。
“举个浅显的例子吧,农田耕种的专家,我们也可以通过科举进行筛选,谁种地的粮食多、谁种得好,我们就推举他来出题目,来考核大家,让农业相关的人员,只需要学习农业知识就可以了。”
“他们的作用,就是种好地,种更多的粮食出来。”
“还有,洪涝、干旱,这两个灾难,对种地来说是相当严峻的考验对吧?好!那我们就通过水利相关的知识,去进行考核,寻找相关的人才,让他来指导大家如何进行防洪抗旱。”
说到这儿,朱柏又看了众人一眼。
“韩愈曾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是专供一类的人才,他们就专精一类便可,并不需要去学习四书五经。”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我向来所推崇的。”
杨宪、宋濂、方孝孺等人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十二皇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那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而在那扇大门的后面,似乎有着无限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觉得今天的等待,简直太值了!
即便是最为急躁的方孝孺,只要十二皇子愿意再多说一些的话,他甚至恨不得能再等上两炷香。
不得不说,朱柏的这番话,的确是相当具有建设性的。
而且眼光绝对是跨时代的!
尤其是他例举的例子,实在是太贴近生活了!
朱元璋以前就是泥腿子的出身,所以当他听到老十二举的这个例子后,感受更是直观。
的确。
当农民的,一天到晚都耗在田里,打理着自已的一亩三分地,哪儿还还有什么闲工夫去读书啊!
而所谓的洪涝、旱灾,那更是感同身受。
如果当真如老十二所说的那样,能够利用科举考试的制度,种地、水利也能选拔出状元郎的话。
那天下的百姓,都跟着他学种地、灌溉,百姓们哪儿还会有吃不饱的时候呢?
但很快,他的表情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之前,他是觉得老十二的本事,超乎了自已的预料,令他心中震惊。
但是现在看来,他仍然是低估了老十二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