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穷苦命
在苏昭昭的一再坚持下,他们还是吃了大米干饭。
两个孩子都没敢奢侈的多放米,加了红薯干一起煮,米饭吃了个半饱,鱼汤和凉拌婆婆丁是苏昭昭看不下去自己做的,在做菜这一行里,她还是有一手的,在拿上锅铲那一刻,身体就像是有记忆一样,自然的就知道了该怎么做,没有手忙脚乱的让孩子们怀疑。
万幸!
劝住了两个想给她找医生的孩子,苏昭昭摸着总算不叫了的肚子开始在家里四处打量。
也没什么好看的,篱笆围着的小院儿,院儿里有一小块菜地,地里的菜发着菜苗,院子正中立着两间茅草屋,一间是正堂兼厨房,一间是娘仨的卧室。
正堂靠门角落的位置是灶间,放着一个大水缸和碗柜,另一边靠墙则放着一张不知用了几百年缺了角的老木桌子,两张长凳,再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堆在角落。
卧室里只得一张床,昨天晚上苏昭昭就是和两个孩子一起睡的,只是那个时候她还迷糊着,沉浸在如何骂老天爷才能骂自己骂回去的幻想中,一脑子的浆糊,没什么感觉。
想到今晚又要睡一起……
懂事后就没和人同睡一张床的苏昭昭真的很不习惯。
不习惯也得习惯,谁叫她穷呢。
卧室里还放着一个大木柜子,需要踩着凳子才能打开,柜子里放的是家里的粮食,也是这个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家里的衣服也没几件,装在一个藤箱里,粗粗的翻了一下,每一件衣服上都有补丁,包括他们身上穿的。
苏昭昭身上穿的衣服虽然破,好歹还算合身,两个孩子身上的衣服没一件合身的,都小了。
床上的枕头里苏昭昭翻出了用手帕包着的钱,一数,十八万五毛六分钱来,她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反应过来,这里面一千元,五千元,还有一万元面额的,都是第一套RMB,只有这小面额的五毛六分才是1955年上半年发行的第二套RMB。
面额看着大,一万元也就等于一元而已。
苏昭昭拿着钱好好的欣赏了一番,这钱要是要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值老钱了!
她亲爹就是一名喜欢集邮和收藏钱币的半吊子收藏家,每次见面吃饭,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收藏,从他嘴里,苏昭昭知道第一套RMB收藏价值。
48年发行的第一套币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面额,每种券又分几个版本,加起来一共有62个版本,而这一套纸币,在两年前和父母的最后一次家庭聚会中,她亲爹说价值五百万以上。
当然,这套币她亲爹是没有的,因为提起来的时候她亲爹是一脸的艳羡。
后面得收藏起来啊!得趁着这天时地利的时候多收藏几套。
既然小说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写的,那这套钱肯定也值钱,就算是差也差不了多少。
哪怕她不一定能活到它值五百万的时候,也可以拿来给后代当传家宝呀!
当然,前提是她后面得有点儿钱才行。
这十八万五毛六分(十八块五毛六分)让她毫不具备收藏家的能力。
家里喂了两只鸡,吃完饭顾念就忙着喂鸡,野菜根切碎切碎和着第一道打米下来的粗糠拌了喂鸡。
茅草屋的斜前方不远的地方是三间用石头和泥砖建的房子,顾念喂鸡的功夫,从后门走出来一个个头瘦小的男人,几步的距离男人一边走还一边向后面张望。
等到了篱笆院外面,男人也没进来,小声的叫了声正在喂鸡的顾念,然后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鸡蛋。
“快拿着。”
顾念叫了声舅舅,小手背在后面摇头,她不敢接舅舅给的东西了,舅妈知道了会闹得天翻地覆的,还会把东西要回去,娘不让他们收舅舅给的东西,不管给的什么都不要。
苏来宝刚想进院子把鸡蛋塞孩子手里,身后就传来自己婆娘的大嗓门。
“苏来宝!你干啥呢?!”
苏来宝一抖擞,下意识的把鸡蛋揣回了兜里,回过头,“没啥,我就来看看大姐咋样了。”
许大妞不信他,快步走过来,怀疑的目光来回扫了扫,“别忘了你还有三个娃要养呢!咱家可没多余的接济穷亲戚!”
在外甥女面前被自己婆娘下面子,苏来宝脸上烧得慌,但他也不敢和许大妞发脾气,只得附和道:“知道呢知道呢。”
顾念抿着小嘴生闷气,他们才不是穷亲戚。
“走,回家。”
“哎。”本以为就这样,谁知道在他转身的时候,许大妞虚晃一枪,把他揣在兜里的手扯了出来,一同露出来的还有手里握着的鸡蛋。
“好哇!” 许大妞炸了!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我说家里的鸡这两天咋下蛋少了呢!原来是出了偷家贼!”
许大妞夺过鸡蛋指着苏来宝就开始破口大骂。
“老娘辛辛苦苦的操持家,屋里屋外一把抓,累死累活养的鸡,就指望着这鸡蛋卖了换盐巴,你倒好!把自家的东西往外倒,胳膊肘往外拐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