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脑补
转天楚描红休息,她准备去一趟魏家老宅看看魏老太太。
送楚描红上了公交,张宏城看了看头顶的天空,瓦蓝瓦蓝的,NICE,很适合出门搞事情。
第二国营商店内,人们排成的长队依旧蔚为壮观。
但也有冷清的柜台,连苍蝇都懒得停一停。
张宏城比苍蝇有耐心,所以他在这个柜台前流连忘返。
“同志,你都看了半天了,如果不要买东西,请你站开一点好伐?”
女服务员的耐心被张宏城彻底磨灭,要不是看这个家伙还有点小帅,她早就开口赶人了。
就算对自己有意思,也得注意下影响不?
再说自己可是已婚妇女。
一包飞马香烟被男人笑着推了过来。
“同志,我看来看去,整个商场也就你最和气(闲),可以打听个事不?”
贰角八分一包的飞马烟,还要搭上一张烟票,想到家里男人的烟瘾,女服务员不动声色的把烟用柜台抹布盖住。
“小同志,你想问点啥?”
年轻人笑着压低声音:“我就想问你们单位,哪一位的消息最是灵通?”
女服务员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是什么问题?
“消息灵通啊,那肯定是李姐。勒,就是卖收音机的那个。”
“她家里男人公婆都在公家单位上班,很多消息她那里都门清的。”
年轻男人点头谢过,但只是看了看那个李姐几眼,扭头又走了。
女服务员拿出小镜子偷偷看了看自己。
“李姐那个黄脸婆有什么好打听的,我可比她年轻多了......。”
这个小年轻自然就是准备搞事情的张宏城。
张宏城知道,所谓单位上的“消息灵通”人士,必须拥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大家认为她的消息来源可靠性高;其次,本身是个喜欢打听和显摆八卦的人;最后这种人自己的脑补能力很强。
今天楚描红去看魏老太太,中午不会在家,所以张宏城从国营商店出来后直奔黑省招待所。
他听说今天这边吃饺子,是卡着饭点进的门。
黑省人大气,虽然自己也是好不容易吃顿饺子,可谁叫张宏城“来的巧”了,那就一起吃吧。
沪上的黄酒不错,可以直接充当饺子的蘸酱。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酒足饭饱之后,他又借了黑省招待所这边的一辆半旧自行车。
李华艳每天都是准时提前十分钟下班。
她夫家有些小背景,领导对她的这个行为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李华艳之所以要提前十分钟下班,是因为到了正式下班的点,南京路这边下班的人人山人海,她推着车走出去都要半个钟头,还会挤出一身汗来。
在各单位下班铃响起的时候,李华艳踩着单车一溜烟的骑到了南京路的出口。
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紧紧跟着一辆自行车。
和她一样取巧的人不少,李华艳下意识的认为跟着自己的那个人也和自己一样。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才结束。
方得志科长是粮食局后勤处的,张宏城和楚描红“借”来的小房子就是他一手经办安排。
今天是休息日,方得志实在是磨不过张宏城这个“东北人”的热情软泡,勉为其难的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参加张宏城的饭局。
张宏城说自己在沪上某条巷子口发现一家集体饭堂的饭菜不错,非要拉着方科长一家来尝尝。
这年头遇到下馆子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之一。
尤其是今天张宏城和楚描红点的菜相当的“硬”。
五个人吃饭点了六个菜,其中三道都是荤的,让来这里吃饭的人都纷纷为之侧目。
看到孩子吃得香甜,喝了点酒的方科长叹了口气。
“小张,你说吧,想让我帮点什么忙?如果是想换大点的房子,那我可不敢打包票的。”
张宏城笑着摇头。
“没事找您帮忙,我和小楚住的好好的,”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余光盯着门口,忽然间他话里的意思含糊了一些,“我也是在沪上待了这些天才知道职工宿舍是有多么的紧张。”
“方科长,这个人情可不小!来,咱们走一个。”
方得志松了口气,大方的和张宏城拼了一杯酒。
但他不知道张宏城刚刚的那句话,如果没有听到开头其实是有一定歧义的。
例如刚刚进门的一家人刚好听到了张宏城的那句话,就一时搞不清到底是方得志和张宏城之间谁欠谁的人情。
张宏城故意接着说得更加模糊:“你们粮食局的宿舍我听说那是相当紧张,其实我这里好说的很。”
方得志酒量不怎么的,有些上头,但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哎,都是上头他们沟通的!要谢谢的(话,你得谢我们领导)......。”
张宏城恰到好处的打断了他的话头:“刚才方科长你也说了,谢谢的话彼此都不必多说,咱们都在酒里。”
粮食局、宿舍,放在这个年代本来就是社会热门词汇,几乎所有饭店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