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人被杀真是一点儿都不冤枉!单说刘三吾,他一辈子在士林之中有非常高的名望,都说此人刚正不阿,学识深厚!但实际上从他做的事情上来看,根本就是一个卑劣的无耻之徒!
北方的文风确实不如南方醇厚,但是也不至于北方的士子一个都考不中啊!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无第二好解释,练武啊,两个人开,打赢的一方自然就是第一,看得清楚明白!但文无第一里面的说道就多了!
一篇文章,一幅画,不同的人解读有不同的方向。所以说在科举的时候,文章的好坏完全是主考官说了算。他有1万种办法说一篇文章写得好,另一篇文章写得差!在历史上朱元璋也彻查过这个问题,但是在这方面没抓住他们的把柄,就是因为上述原因。
朱元璋虽然也是有着不错的文学功底,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他家境贫寒,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从小读书。他所有的学问都是在他日后成长过程中自学的。
而他半生戎马倥偬,能够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所以他的水平自然比不得那些大儒。那么问题来了,两张一个题目的卷子放在一起,刘三吾等人绝对能当着朱元璋的面解释到他说不出话来!
同时刘三吾等人也是大明的高层之一他,他做事应该从大明的整体利益出发。所以哪怕是北方士子写出来一坨狗屎,他也应该弄一批北方士子放在榜上,这叫顾全大局而!
像他那样却全然没有大局观,只想着满足南方文官集团的利益,把进士全弄成南方人,这分明就是在人为的撕裂大明这个国家,制造南北对立!所以杀光他全家一点儿都不冤!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在南方士绅集团的支持下做出来的!因为南方在抗元的战争当中,以及后来统一大明的战争当中,南方士绅集团支持的都是他们本地人的代表,而朱元璋等人则被他们视为北方人。
可是没想到的是,不被他们所支持的朱元璋打垮了陈友谅等人一统大明帝国,这让南方的士绅集团在新生的大明朝里完全处于弱势!他们想要再次获取政治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就必须在朝廷当中填充大量的自己人!于是南北榜就出现了!
南北榜的出现代表着额南方士绅开始积极的介入朝政,准备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在这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绝对能把皇帝糊弄得圆圆满满的。自己在暗中拿下大部分的权利。
可是他们的面前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朱元璋通过干掉胡惟庸彻底废除了丞相这个职位。这让文官集团暗中夺权的计划遭遇了重大失败!所以他们就更加痛恨朱元璋!
朱元璋这一手确实是有力的遏制了文官集团对皇权的侵蚀,但是朱元璋能做到的事,他的子孙未必做得到!他精力旺盛,能够打理全国各地的事务,他的子孙完全不行!于是内阁应运而生!
本来内阁是作为皇帝的秘书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他本身就没有什么权利的。可是文官集团却借着皇帝不擅长、懒惰等问题,借助内阁不断的侵蚀皇权!到后来,内阁的首辅已经变成没有丞相的名称的丞相了!
看到这种情况,皇权也不是没有做出反击。于是没有家人拖累的宦官开始受到了皇权的青睐!历史上明朝的皇帝们为了抗衡内阁陆续成立了内书房,东厂,西厂等一系列的机构,可惜他们的人数太少不说,培养这些宦官还得用正经的读书人,又被文官集团的人在教育宦官的时候塞了不少私货!以至于不少宦官的世界观是同文官集团一样的,还自诩为正人,全忘了他们的根基是皇家!
尤其等到张居正秉政的时候,他打了一手漂亮的牌,几乎将皇家的权利剥离殆尽!那就是考成法!
考成法粗看起来是为了考察官员能力的,但仔细揣摩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考成法是这样一个循环:由内阁下达指令并分解到地方执行,然后根据目标来考察各级官员完成的情况来做出奖惩!
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闭环,但是大家发现这个闭环里缺了什么东西没有?就缺一样东西,那就是皇权!
张居正这一手等于抛开了皇家,夺取了大明的政治权利!从此以后,官员们负责的对象将是内阁的阁老,他们畏惧的也是内阁的权利,这里没皇家什么事儿!所以在张居正之后,文官集团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而这种势力的膨胀必然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于是各地的士绅集团急剧的发展壮大!他们在垄断了本地的资源之后,必然向各处扩张,这也是东林党和阉党出现的原因!Z.
而现在恰恰是南方的文官集团开始四处攫取利益的时候,那么他们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辽东这样的空白地,能够安置大量自己人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抵挡住诱惑?
但是按照官场的规矩来说,这种空白地应该是大家均分的,不可能让他一家独占。除非这片空白地是某个派系单独开出来的,然后这个派系才能占据大部分的份额!
没错儿!即使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官位也不能一家独占,这是为了官场的平衡!而现在辽东基本上属于军事管辖,所以李家一旦撤出的话,就必须有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