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此人当年混迹在长安时就拒绝拜在杜荷公子门下,而后在关中站稳了脚跟,现在的家业在河西走廊与西州,此人名叫裴明礼。”
上官仪反问道:“此人好用吗?”
“好用,为人灵醒且忠心大唐,以往或有寺庙在河西走廊仗义疏财,可裴明礼从不做这种事,他恪守本分,只做买卖,此人在河西走廊有三处作坊,两间仓库,家产该有十万贯。”
上官仪道:“此人老夫早年听闻过,当年为了找你许敬宗,几次投报无门。”
许敬宗颔首。
上官仪又道:“老夫倒是觉得他恐怕拿不出十万贯现钱。”
“正是。”许敬宗又补充道:“算上他的家业与作坊,该值十万贯,陛下!不需要这个商户有多么富有,只要此人忠心,且听话又有些手段,那么只要朝中给他一个机会,余下的事他自己就能做好。”
李承乾道:“光这一个不够,葱岭大仗在即,朕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大军先去打一遍,再由官吏与投降之国写好契约,之后官吏就可以保护商人,从此开展贸易,名正言顺地掠夺,最终目的是要将财富带到大唐。
这又是另一种智慧,比如说一个商户在西域赚了十万钱,如何将钱带来。
或者说在西域就开始截流,在交易产生时,只要带入大唐境内就需要缴纳市税。
再之后,外面的雷雨刚停歇,民部尚书褚遂良也被召入了殿内。
这下可好,殿内吵得更厉害了,李承乾只好站到殿外与上官仪,还有于志宁躲个清净。
李承乾接过杨内侍递来的椅子坐下来,看着雨后还湿漉漉的景色,笑道:“以前还听于尚书说,待老去的那一天写一篇文集,从此了却余生也挺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