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官仪陪着你。”
“儿臣领命。”
“去陪陪你爷爷吧。”
“嗯。”
李世民看到离家两年的孙子回来,笑得合不拢嘴。
李承乾注意到婉儿悄悄抹了抹泪水,又道:“有什么话,以后可以慢慢叮嘱他。”
“嗯。”
乾庆十一年,立冬时节,今天早朝商议着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太上皇的六十大寿还需要准备,第二件事就是西征大军的封赏。
如今西征大军还未回来,距离长安最近,也就是最快能到这里的大军,就是张大安所领的其中一支。
这里还涉及京兆府尹的人选问题,颜勤礼推举狄仁杰,刘仁轨又推举张大安。
直到下了早朝,许敬宗与褚遂良都没有听陛下说起太子师的事,不免有些失落。
上官仪是个很热心的人,身兼谏议大夫又是太子舍人,他早早就给太子安排好了行程,今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告老的来济。
许敬宗在承天门前停下脚步,看着上官仪送着太子离开。
褚遂良也停下脚步,问道:“陛下怎么会选了上官仪?”
跟在许敬宗身边的礼部侍郎卢照邻,他回道:“多半是他在朝中没有派系,且人脉最少。”
褚遂良道:“卢侍郎所言在理,上官仪在朝中没什么好友,此人执掌御史台朝中官吏巴不得避着他,怕被弹劾,独来独往又不经营羽翼,的确是上好人选。”
许敬宗冷哼道:“褚老狗,你想错了,你未免将这件事想得太复杂。”
卢照邻低头闭眼,装作没听到。
褚遂良深吸一口气,倒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反问道:“老贼,你有何高见?”
许敬宗双手负背,神色了然道:“这上官仪,是个能为社稷累死累活的人。”
往前走了两步,许敬宗又道:“如此,足矣。”
褚遂良挥袖离开了,许敬宗也心满意足,而卢照邻走路时始终低着头,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自从跟着许敬宗做事心里无数次浮现要辞官的念头,自小出身幽州名门大族的卢照邻,跟着大儒读过书,跟着经史大家读过史书,为人方面卢照邻想要维持高尚的品德,但跟着许敬宗之后,其行事方式一次次刷新了卢照邻对一个人的下限的认知。
就在前几天,褚遂良把许敬宗家的门踹坏了,他许敬宗就把褚遂良家的马厩点了,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人?这种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