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秀(1 / 2)

第116章武延秀

这日,裹儿放了金刚等人的假,只带侍卫出门。“神都有什么热闹的地方?"裹儿问。

侍卫听了,细想神都中最热闹的当然是乐舞坊,但公主是女子,定然不喜这些地方,遂道:“修善坊靠近南市胡商云集,酒肆鳞次栉比,很是热闹。思恭坊也热闹,有一家酒楼滋味甚好。”

裹儿闻言,对赶车的侍卫说:“去修善坊。”侍卫驱车往南而去,进了修善坊的大门,只是坊内人群熙熙攘攘,马车如同蜗牛一般几乎动弹不得,周围又吵吵嚷嚷,令人不由得焦躁起来。裹儿等不得,取了幕离戴上,下了马车,留下一名侍卫在坊外,带着剩下五人瞅着空隙往前走。

侍卫们护卫着裹儿,低声道:“门口拥挤,往里走走就开阔许多。”众人走了半刻钟,周围果然开阔起来,但路上行人轿马依然不绝,两侧是一排排的铺子,前面围满了人,不少人一看其相貌衣着打扮,就知是胡人。侍卫引着裹儿来到一处酒肆,要了一间雅间。一楼正中的台子上,一位乐伎正在弹奏瑶琴。

裹儿坐下来,点了酒菜,尝了一口,别有风味。这时侍卫引着半抱琵琶的女子进来,说:“这是安七娘,擅长琵琶,主子可要听?”裹儿颔首,安七娘进来抱着琵琶坐下。她放下琵琶,裹儿发现她竟然是一位胡女。

安七娘抬头笑说:“娘子要听什么曲子?”裹儿回:“奏些你拿手的曲子。”

安七娘听了,低头便拨弄,带有异域风情的曲子从弦上倾泻而出,别有风情。

裹儿一边吃酒,一边聆听。一曲终了,安七娘起身再拜,说:“奴家技艺粗疏,污娘子耳目,万望恕罪。”

裹儿让她坐下,笑说:“弹得不错,再弹一曲吧。"安七娘进来偷偷一瞥,这位娘子美艳绝伦,但就容貌而言,是她所见过最美丽的人,更兼气质高贵雍容,不同凡俗。

刚才一曲弹得战战兢兢,恐惹贵人生怒,此刻闻言才放下心。又重新坐下,弹奏起来。

正弹着,门外忽然又进来一人,刚要说话,见主人正在静听琵琶,立刻闭上嘴,笑盈盈走来,脸上神采飞扬。

来人正是武延秀。他在修善坊闲逛,正巧瞥见酒肆二楼守门的侍卫面善,猛然间想起他去安乐公主府见过这人,心思一转,找借口打发掉友人,悄悄回来侍卫认识武延秀,便放他进来。裹儿邀武延秀坐下,继续听琵琶,待弹奏完,赞了声说:“弹得好,来人,看赏。”安七娘起身道了谢,就跟着侍卫出去了。武延秀立刻如同弹跳般站起来,行礼道:“小子见过殿下。”

裹儿说:“出门在外不必多礼,叫我七娘吧。“武延秀笑着叫了一声七娘,语气中充满了温柔缱绻。

“我原本没打算来这里,只是不知为何心中一动,就骑马来了这边,没想到遇到殿……七娘,合该是缘分。”

武延秀又热情问:“七娘,要去哪里,我没什么本事,做个向导却是正好。神都那家酒肆的酒最好喝,那家的园子最美,那家的乐工最好……七娘只管问,我若回答不上来,就随你处置。”

裹儿说:“只是出来随意逛逛。”

武延秀说:“七娘出来一趟不容易,若是小子有幸,蒙七娘青眼,情愿做个向导。”

裹儿回头看过侍卫,说:“你们也去用饭。“侍卫知趣出去了,关上房门,留下两人守在门口,其他人吃饭去了。

武延秀见了,悄悄移着身子往裹儿身边凑,一面拿筷子给她布菜,一面说:“七娘之前说让我常来找你,可我去了多次,人也未见过,最近你更是长驻宫中不回来。”

裹儿早把当初说过的话忘记了,闻言笑道:“事忙,我也是今日才得闲。你最近做什么?”

这话让武延秀不禁叹气起来,自从武三思去世后,武家的境况便不如从前了,他原先走兄长嫂子的门路当个官,只是上司看不惯他。武延秀索性辞了官,恰好公主开府,就在嫂子的府中挂了名,也不做事。阿兄看公主看得紧,且想要为他娶妇,只是寻了一年多,连武延基自己都不满意这些人家,这恰恰称了武延秀的愿。

自他见过安乐公主,便念念不忘,论容貌、论身份、论才学,安乐公主都是众人中的佼佼者。

只可惜神女无意,又过了一阵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武崇训竟然因为父亲之死和公主闹了矛盾,分居两处。这对于武延秀真是喜从天降,他十分感谢成全他一腔情意的叔父武三思。

想毕,武延秀忙敛了脸上的笑意,作出苦涩的表情,说:“我这个人既无才能,也没什么品德,腹内都是草莽,每日只混吃等死罢了。”裹儿笑劝:“你精通蕃语,性子又识趣,只是没找对发挥你才能的地方。”武延秀忙说:“七娘今日出来只为玩乐,不要为我的事情烦心,我有阿兄养着呢。”

裹儿听了,拿眼睛瞟了一眼武延秀,脸上似笑非笑。武延秀素知永泰公主和安乐公主最是要好,无话不谈,便料其知了自己的事情,因笑说:“前事是我混账了,再提无益,只留心过好以后的日子。”说着,他就提壶为裹儿斟酒,裹儿不能多饮,就将酒盅举到武延秀的嘴边。他一下子满面羞红,又不可置信,又欣喜若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