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愿(1 / 2)

第143章张仁愿

幽州两蕃降服大唐,东北边境平静。等张仁愿回京任职,再布防也不迟。于是,朝廷下令调回来张仁愿。这让张仁愿激动之余又有些担忧,出将入相是大唐将领的梦想,但他担忧突厥在他去后侵扰边境。得知继承者是薛讷后,他稍稍放下心。薛讷自少年起跟随父亲薛仁贵南征北战,经验丰富,不是纸上谈兵之辈,且为人沉稳勇壮,可堪信任。张仁愿等来薛讷,与他交接完,再回到神都已经是三个月后。他离开神都时意气风发,如今回来头发苍苍。

他坐着马车,在城门外排队等候,举目所见是那座巍峨华美的通天宫。进了城,只见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张仁愿下了车,想要一步步丈量神都的繁华昌盛。家仆跟在后面,浑身精悍之气,惹得行人纷纷避开。

忽然听到一阵激昂的乐声,似草原之乐,张仁愿心生好奇循声望去,只见是一家邸店,抬脚进去。

店内生意不错,大堂内几乎坐满了人,中央的台子上坐着三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正演奏乐曲。

小二见张仁愿一行气势不凡,连忙迎上去,满脸堆笑说:“贵人里面请,楼上有雅间。”

张仁愿便随小二登上二楼坐下,便问:“楼下是哪家的乐工,技艺如此不凡?一些贵人家中养的乐工,只怕也不如她们。”小二笑回:“老丈好耳力,这是今年从贵人家中放免为良的乐工,其中一个是我们掌柜的。”

张仁愿点头:“原来如此。”

小二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说道:“我们掌柜的是长宁公主府上放免的乐工,还为陛下演奏过。"说着,他脸上露出神秘兮兮的神情。张仁愿笑了一下,从革囊中倒了一把钱给他,小二忙接过来道谢,低声道:“有好几家达官显贵想要下聘纳我们掌柜的呢,我们掌柜的都拒绝了。张仁愿笑说:“倒是个有志气的娘子。”

小二道:“那可不是?掌柜的说为人奴婢不得自由,好不容易托陛下公主洪福,放为良人,怎么还要再进去?”

仆从道:“进了贵人的门,以后就是半个贵人,若生下一男半女,日后的生活也就有指望了。”

小二笑说:“你说的也有理,临淄王…临淄王你们知道吧,就是相王的儿子,他就纳了一名歌姬,还生了个儿子。日后,这女子的生活就有盼头了。不过侯门深似海,更何况皇家,不如在外面逍遥自在。”张仁愿道:“你上些你们拿手的好菜。“小二赶忙止住话头,下去传饭。仆从待小二走后,便问:“郎君,就要到家了,怎么还在这里用饭?”张仁愿说:“离开神都多年,我要尝尝这里的新鲜吃食。"仆从闻言便没有言语。

小二去了一盏茶的功夫,就端着大托盘,里面盛放着几碗菜,一一报了菜名,道:“这是我们店里仿公主府做的的吃食,贵人好用。”张仁愿笑说:“你们这么说公主府,就不怕公主府找你们的麻烦。”小二回道:“陛下英明,公主心好,不会在意这些。就说我们掌柜的前主家长宁公主,最是怜贫惜弱。

掌柜的出来时不仅把赎身钱给了掌柜的,还多赏了一年的例钱。我们掌柜的哪来的钱盘下这样的店?这都是长宁公主赏的。”张仁愿道:“难得难得。”

小二附和说:“可不是这样?贵人好用,有什么吩咐叫我。"因着外面有人叫他,便告辞去了。

吃罢饭,张仁愿回到阔别多年的府邸,妻儿子孙早已出门迎接。他高升调回神都,张家处处喜气洋洋。

得知他吃了饭,老妻埋怨了他一句:“外面的饭难道比家里的香?孙男娣女等你等了许久,你倒吃得香。”

一句话消融了久别的隔阂。张仁愿讪讪说:“那家小娘子演奏的是草原乐。"老妻这才没再数落他。

沐浴更衣洗去风尘,众子孙家人排成排给他磕头。寒暄了几句,老妻便将这些人打发走,老夫妻坐在一块说话。

张仁愿说:“明儿我要进宫述职,你给我说说神都的事。"张仁愿和妻子年纪都大了,老妻因年迈前两年回到神都居住,本来他明年也是要辞职的。但现在,张仁愿当了宰相,心中激动不已,恨不得多干几年,一展抱负。老妻将神都的人事娓娓道来,张仁愿听罢笑说:“我还纳闷呢,先前给我去信让我培养后生,没隔多久又叫我回来,原来是托了他的福。”老妻道:“陛下重实干,兵部责任重大,不能所托非人,故而思来想去还是召你回来,且又是安乐公主举荐。”

张仁愿与安乐公主神交已久,但素未谋面,因问:“她是什么样的人?”老妻笑道:“这你就不必担忧了。安乐公主刚直无私,她不在意这些。姚相公和宋相公初开始都和她关系不怎么样,但现在也要赞几声公主的才干。”张仁愿喝了一盏茶,叹道:“可惜…”

他颇为欣赏安乐公主,屯田、括户和放良都是为百姓做的实事,且胆略过人,上阵杀敌毫不退怯,有太宗之遗风。

老妻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说:“则天皇帝也是女人,你看不起女人?”张仁愿怎会看不起女人,他这位老妻可是既能上阵拼杀,又能安抚后方的干将。

“我老矣,且走一步看一步。若能为大唐培养出几个名将,死而无憾。“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