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如神都长安繁荣。”重润闻言,道:“前汉张骞通西域,被誉为凿空,金刚此行与张骞类似,你有功,朕封你开国县伯,随从皆有封赏,那些死去的人,也要多加抚恤。”金刚跪下谢恩,颇为遗憾道:“奴婢辜负圣恩,行至天竺南端因风浪大,船只不宜再走,便回来了。”
重润道:“这与你无关,先回去歇息吧。"金刚行礼告辞离开。他走后,重润命人将金刚整理的粗略账册传给众人。待众人看过后,裹儿道:“金刚这次出去,属于半私人半官方的性质,带去的货物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纸张,漆器以及铜钱,回来的有香料、珠宝、珍禽异兽、种子和铜铁金银。”
重润摇头道:“铜钱不能外流太多,大唐本来就缺铜,流出太多,容易引发钱荒,除了铜,还有金银也是一样。“这三种自古以来都作为货币使用。裹儿接着道:“大唐要对来往贸易中的香料和珠宝征收重税,免得金银铜外流。还有,朝廷要提倡节俭,禁奢侈。”重润颔首,道:“你、姚公和张说拟一个章程来,要慎重一些。对了,要鼓励胡商以铜铁金银来大唐贸易。”
裹儿和姚崇道:“是。”
裹儿又想起一事,摇头笑道:“金刚从勃泥洲采购了大量胡椒,购价仅是神都胡椒售价的千分之一。”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纷纷算起成本,脸上的表情几乎维持不住,“这么便宜!”
那他们之前高价买的胡椒算什么?不知谁把这句话说了出来。裹儿指着自己的脸,道:“算人傻钱多,叫别人速来。”重润嗤一声笑了,道:“不要胡闹。我大唐幅员辽阔,可有类似的地方种植这些?”
裹儿道:“金刚已经买了几株幼苗,在崖州、雷州试种,看看成果如何了。”
重润点头,道:"现在该说更重要的事情了。”姚崇踌躇道:“建海船,组水师,这肯定是一大笔钱啊,府库只怕……“说着,他不断地摇头,话未说完,但意思表达到了。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建什么水师海船。姚崇看重润的目光有点像看穷兵赎武的汉武帝。
裹儿道:“金刚和我说,他们这一行遇到的海盗至少有十多起,若没有强大的水师护卫,只怕海运发展不起来。这水师海船必须要建。”宋璟道:“这海运有什么好处?”
裹儿揶揄道:“至少能把胡椒的价格打下去,不让你们花冤枉钱,吃不起胡椒。”
重润咳了一声,裹儿这才认真道:“其一是引进良植,比如林邑早熟耐旱的稻谷,勃泥的胡椒,还有药材以及其他的草木。其二是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三人行,必有我师,虽弹丸小国,亦有可取之处;大唐是大邦,文明开化远超各国,通过海路,这大唐的文化能传播到各地宋璟问:“这有什么用?”
裹儿回:“说大唐话,学大唐文,按大唐的规则做事,这还不够吗?”宋璟一愣,想了半响,才微微颔首。
裹儿继续道:“其三是用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纸张换取国外的金银铜铁等矿物,这些都是必需品。大唐缺金银铜铁啊!”姚崇想了想,仍坚持道:“建水师和海船的钱不能挪用现有的税租税,这些钱都有用处。既然是水师,那公主就从海关关税上想办法,现有的租赋不能动。”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裹儿想了一想,道:“也好,只不过我做事的时候需要各部提供协助。”
姚崇一口答应,“可以给人,但不会给钱。“众人纷纷附和。裹儿:……海关关税得有人专门掌管,其他部门不能调用这部分钱。”姚崇道:“若发生战争或者饥荒,不论什么钱都会动用。”裹儿道:“这个自然,建水师海船本来就是为了大唐和大唐的子民,永远不会偏离本心。”
姚崇点头,道:“五年之内……”
裹儿反驳说:“建个大船连五年都不止。”姚崇道:“那十年……十年做出些成果来,再谈其他的。”裹儿微微颔首,重润道:“那就这样,裹儿上个细致的章程来。”事情议定,众人各自散去。重润将裹儿留下,挥退宫人,说些家常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