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2 / 2)

家人,可是他放不下他的阿耶啊。

见儿子情绪低落,裹儿的巴掌落在他的腰上,道:“什么大不了的事,这都是给那些凡人看的,何必做这样的姿态来?”植儿情绪稍缓,陪裹儿说了一会子话,才怏怏回到院子。次日一早,崇训要离家去王屋山修行,裹儿等人送他出门。崇训此刻换了一身道袍,越发显得仙风道骨。他被重润封为太玄真人。裹儿叮嘱了几句,特意将空间留给这对父子。植儿面有不舍,眼睛直勾勾盯着崇训。

“白雪。”

两个字瞬间就让植儿满面羞红,他忙回头看了一眼,又立刻转过来,瞪着崇训,崇训情不自禁地笑出声:“傻子,我走了,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王屋山吗?”

植儿摇头,崇训问:“提到王屋山,你想到了什么?”“仙人李耳和王子晋在此问道,还有愚公移山。“植儿立刻回道。崇训点头,道:“嗯,我想要说的就是愚公移山,你母亲就是愚公,想要移去人心的偏见。你记住这句话,就知道以后怎么与你阿娘如何相处了。”植儿心心中一酸,没想到阿耶竞然为自己考虑至此,便道:“我记住了。”崇训的手搭在植儿的肩膀上,再次叮嘱:“愚公移山,你要做的是愚公。”植儿重重点头,眼睛一红,抿紧唇。

崇训转身离开,登车之际,忽然转头看向裹儿,四目相对,粲然一笑,如同当年的初见。

如今物是人非,他阿耶去了,他出世了。虽然他失去很多,但是或许天下人得到的更多。

侍卫簇拥着崇训消失在凛冽的北风中,阳光透过枯枝照在身上,带来一丝暖意。

裹儿送走崇训后,只感慨了几声,便忙于政务了。张说真是个祖宗啊,他上书辞职了。裹儿虽然不喜欢他,但喜欢他的能力,允文允武,这样的人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唐也十分少见。裹儿本想写一封书信劝说张说,但是上一次她和兄长也这么做了,然而事情没成。

裹儿转念一想,将原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提拔为都护,然后使重润否了张说的辞呈,朱笔批语横着看竖着看,就只有一句话:张公,你也不想西域陷入动乱吧。

虽然朝廷重用蕃将,但这些蕃将常作为临时行兵的大将军或者各卫将军,然而极少用蕃将镇守要地(羁縻区除外)。张说之所以提出辞呈,是不满安乐公主作为皇储带来的江山动荡。他若真辞了,这西域还有谁能镇得住突厥贵族出身又与于阗联姻的哥舒道元?张说那边没有再上书后,裹儿又将张孝嵩提拔为安西副都护,节制哥舒道丁兀。

倒是哥舒道元上书提过要告老还乡,一来是有他在,他的儿子永远被压着;二来他儿子哥舒翰比他打仗的天赋更好;三来就是他的身份。哥舒道元少时是在突厥长大的,随父祖归顺大唐,而哥舒翰则是长安长大的,接受的是大唐的教育,大唐可以给他高官显爵,可以让他领兵作战,但是想要宰做相,进入唐核心决策圈,只怕大臣们不会同意,但是哥舒翰就不同了。当然,如今朝廷需要他哥舒道元一天,他就做一天的安西都护。阳春三月,重润下诏封李继植为广平郡王,封李荣(荣娘)为汾阳郡主,几天后又下诏使皇太妹摄国事。

裹儿当上皇太妹,肯定不是等自己死了再登上皇位的,如今她的势力越来越大,为了不使大唐陷入内耗,也不使兄妹落到反目的地步,重润后退一步,主动开启让位的步骤。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副担子终于要交出去了,看样子似乎能和平地交出去,重润感到大为欣慰。

裹儿一见阿兄的诏书,就明白他诏书背后的意思,也开始主动揽事做事,为继承帝位做最后的准备。

朝中的大臣拦不住裹儿成为储君,也拦不住她称帝。或许在别的朝代,女子称帝惊世骇俗,但则天皇帝才去了三十多年,再来一位女帝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