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六十九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3

第六十九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赵旻要防备其人阵中跑出个夏侯渊。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继续聊蹇硕之死。

蹇硕是汉灵帝时代的权宦,“壮健有武略”,完全不似阉人,因此被任免为上军校尉,统率西园诸将。

彼时的蹇硕权势熏天,连何进都不得不礼让3分。

(灵)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指何进)亦领属焉。--《后汉书何进传》

灵帝死后,蹇硕由于“素轻忌于何进兄弟”,有谋反之意,准备暗杀何进,提前上演“十常侍之乱”。

宦官谋害大将军,自然需要借口。

蹇硕称灵帝死前,有意废长立幼,因此自己要秉承先帝遗愿,扶持刘协继位。

(灵)帝以(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何)皇后有宠,且(何)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6年,(灵)帝疾笃,属(刘)协于蹇硕。--《后汉书何进传》

彼时灵帝已死,他是否真的有过废长立幼的念头,已经难于考证;

但蹇硕谋反,却必须要大义名分为依托。

按理说,蹇硕手握如此机密,对何氏兄妹无疑是定时炸弹;

但灵帝死后,何进却并未立刻清算蹇硕。

由此看来,蹇硕所谓的先帝遗命,真实性不得不打个问号。

蹇硕被杀的原因,是他与其余中常侍串谋,欲再度谋害何进,结果遭到阉党出卖而死。

需要注意的是,出卖蹇硕的阉党,是何进的南阳老乡郭胜。

可见蹇硕的“谋反”,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源自何进与郭胜的杜撰,又要打个问号。

中常侍郭胜,(何)进同郡人也。(何)太后及(何)进之贵幸,(郭)胜有力焉。故(郭)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蹇)硕计,而以其书示(何)进。--《后汉书何进传》

从上述事件中,可以清楚看到,蹇硕欲杀何进,需要托言先帝遗命;

何进欲杀蹇硕,又必须有阉党内部的成员出面作证。

虽然总归是实力之争,却依然无法摆脱“名分”2字。

再来看何太后之死。

十常侍之乱以后,何进、何苗兄弟并死,阉党也在士人的血腥清洗下走向覆灭,何氏外戚集团1夜垮台。

何皇后也因此陷入孤立无依的窘状。

其时,彼时距离董太后之死,不过数月时间。

董卓上洛后,对何太后与刘辩这对儿孤儿寡母十分轻蔑,先借口何太后“逆妇姑之礼”,褫夺了她的垂帘大权;

随后,董卓又借口刘辩“暗弱”,废黜了他的皇帝之位。

百僚大会,(董)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后汉书董卓传》

何太后得势时,可以恣意残害婆婆,而满朝噤声;

何太后落难时,残害婆婆便成了自己的“罪状”,同时成为董卓擅权废立的“名分”。

刘辩被废的借口,更加荒谬。

董卓称刘辩“暗弱”,称刘协“贤明”,因此“废昏立明”。

但讽刺的是,彼时的刘协年仅9岁,难辨贤愚。

当然,本书中刘协似贤实愚。

(董)卓与(帝)言,(帝)不能辞对;与陈留王(指刘协)语,遂及祸乱之事。(董)卓以(陈留)王为贤。--《后汉书董卓传》

更何况在董卓口中,“每念灵帝,令人愤毒”,他还表示“刘氏种不足复遗”,又有何理由要立灵帝幼子刘协呢!

(董)卓欲废帝,谓(袁)绍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献帝春秋》

董卓呼(袁)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袁)隗为太傅,(袁)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董)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魏书袁绍传》

董卓甚至无耻地说出,刘协是董太后所养,与自己“有同族之亲”。

实际董太后是冀州河间人,董卓是凉州陇西人,根本不可能存在亲属关系。

(董)卓以(陈留)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董)卓自以与(董)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传》

可见董卓擅行废立,实际是为了杀人立威,同时挟“拥立天子”的功劳,独擅朝纲。

彼时的董卓,麾下“8种西羌,壮夫震栗”,又先后吞并了何进、何苗与丁原的部曲,威势熏天,群臣莫敢忤逆。

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8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指董卓)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张璠《汉纪》

即使拥有如此强横的实力,董卓为了废立之事,依然苦心编纂了诸多借口……

虽然这些借口荒诞不经,但荒诞不经的名分,那也是名分不是?

董卓出身边地,“习于夷风”,乃至被称作“羌胡之种”。在东汉士大夫眼中,他大抵是个没有规矩的人。

(董卓)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