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哥,我的人文科技点直接抽出了察举制(阳嘉版)!!
陈祗看到大帐之中众人议论纷,接着说道:“如今我大汉选人途径,有察举、征辟、事功、郎选、任子等多途,多种途径并行实施,但是效果目前来看都不甚理想,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并没有找到应该充分挖掘的人才之群体。”
“如今天下大乱,国学、州郡学、私学废弛,能有识字认字之能者,多半出自官员之家,所以公卿子弟才是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的人才群体。目前我大汉施行的任子制度遵从《任子令》,但要求有些太过严苛,要求只有郡守及以上官员才能举荐子弟。”
“但除了郡守,其实诸如县令以及县令之属官,如督军从事、典学校尉、功曹、督邮、主簿等子弟都可堪任用,我们与其在各地州郡到处搜罗人才,不如优先在官吏子弟中选拔。”
杨仪听了陈祗的话,思忖片刻说道:“《任子令》要求官职在郡守之上者,任职满三年,都可获得任其子弟为官的资格,除任子弟外,也可任孙、侄等亲属,任子弟的人数一般为一至二人,这一条件已经很是优待了,还要继续调整吗?”
陈祗点了点头:“我觉得还很有调整的必要,第一是扩大可任子的官职范围,就比如我刚才说的县令及县令属官,也可以加入任子范围。其二则是提高高官任子数量,从可任子一到二人调整至三到四人。最后则是提升任子之官职级别,目前我大汉施行的《任子令》并未明确任子官职范围,后面或可根据父祖级别提升任子的官职级别,如此,我大汉自然可以获得更多可用之才。”
赵云听了陈祗的话,捋捋胡须说道:“陈司选所言也很是有一番道理,如今天下臣民,识文断字者百无一二,民众家中有书者更是寥寥无几,我等在官者多少还家中有几本书,子弟多少还识得几个字。”
“但我有两件事很是担忧,第一件事是把任子制度提升至如此地位,任子所选人才便果真比其他途径筛选人才更加优良吗?而且若是这个口子放开,未来我大汉朝堂一眼望去,怕是再难以有其他寒门子弟了。”
“其二就是当年我等随先帝起事,无论是我,还是前将军、车骑将军等人都出身微末,但后面依然跟从先帝建立了功勋,我料想父祖不显者同样也有人才吧。”
赵云提出的疑虑确实有理有据,但陈祗听了赵云的话,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笑着施礼说道:“镇东将军等元勋都是不世出之才,难以时常任用,所以我才有强化任子制度之想。”
陈祗此言说完,众人又是议论纷纷,诸葛亮沉默不言,但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考虑。
陈祗所讲的,如今民众识文断字者太少,而官员子弟大多得以获得父祖教养,往往有一定能力确实是实情。
但任子制度在之前施行的时候已经产生了很多弊端,尤其是桓灵时期,其实由于外戚、宦官得势,任子制更加泛滥,甚至于很多宦官子弟被任为官的,遍布各州郡,为民蠹害。
加强任子制度当然可以在制度创设之初就做出相应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官员随意把并不能承担公务的子弟任命为官吏。
但诸葛亮洞悉人性,若是加强任子制度此口一开,后世者为了子弟前途,一定会想方设法规避所有规定,最终就会出现子龙所讲位列朝廷者全部为高官子弟的情况。
这时候,蒋琬又施礼说道:“其实除了难以选拔到人才,如今我大汉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察举制中乡里清议比重过大,用人之柄操之于下而上不得预知,这导致了关键的选人用人之权被地方大族所掌握,同样也让部分地方官吏并不能很好的承担公务。”
诸葛亮听了也点了点头,如今大汉施行察举等制,中央和地方官员都可以举荐人才,比如相府中诸葛亮以及各地太守、都督都可以。
诸葛亮自认为自己所举荐的人才大多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比如建兴元年他就举荐蒋琬为茂才,当时的蒋琬已经在广都县长、尚书郎、丞相府东曹掾等职位上经过了历练。
虽然蒋琬最后把茂才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但无论是蒋琬本人,还是廖化等人,如今来看都颇有施政才能,但确实有很多地方州郡长官察举的人物虽然名声在外,乡里评议很好,但其实并不具备施政才能。
但这些人很多都经过察举等制进入了官场,占据着很多地方长官、州郡属官等职位,很是耽误整个大汉施政。
蒋琬又接着说道:“针对这个问题,前些年我访问了一些从魏国来到益州的人士,了解到魏国在前些年施行了名为九品中正的制度,很好地解决了用人之权操之于下的问题。”
杨仪听了这九品中正之法心中有一些印象:“蒋参军所讲,可是由魏国陈长文所创设的选人法度?”
“正是此法。”蒋琬点点头说道,“此制有几个特点,一是此制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但这个大中正必须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并由大中正产生小中正,由中正来品评人才,以此确保人才评议不能全由地方乡里掌握。”
“其次,大、小中正品评人才并不是全部由中正来评判,而是借助朝廷所制定的一种章程,依据德行、才能、家世等把品评的人才分做九等,从而避免了乡里评议漫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