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
行省还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当前大唐隶属的各部胡人太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行省制度的研究和推出,对李瑄来说是必要的。
如岭南丶黔中等许多遥远的地方,中央永远也看不到,又不了解各族,想插手其中,鞭长莫及,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朝廷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大一统的大华夏,将会在这一刻定型。
但是李岘听到李瑄的话后,面色一惊。
不是因为行省制度,而是地方「行中书省事」。
要知道,现在是尚书令当权,让地方行中书省事,那一定会是中书省当权。
作为权臣,尚书令更符合李瑄把持朝政。
而中书令,可供皇帝驱使。
这证明李瑄迟早不会再担任尚书令。????当然,李岘也不认为李瑄会担任中书令。
行省制度,一定是为再进一步准备啊!
即便有这种心理准备,但身为宗室的李岘,心中还是有些惆怅。
地方行中书省事,但李瑄要增设九部,明显不会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以后在不设尚书令的情况下,哪怕中书令重新变成首席宰相,但只要左右仆射拜相,就能制衡中书令。
门下省的长吏侍中,也可以牵制两省。
如果九部之中,再有一个尚书拜相,会制衡左右仆射。
相权的力量会再次被削弱。
「此为大变革,下官一时难测,请秦王给下官几日时间捋清行省制度的关健。」
李岘心中暗叹一口气,他对地区「行中书省事」完全没有概念。
自实施郡县制已经一千多年,这种崭新的制度,没有借鉴,只能试行。
而且无法确定将哪些地区,归于行省。
第一任行省的长吏一定要有杰出的才干,统筹大局。
「不必着急,短时间内无法实施行省制度,右仆射可在闲暇之馀,慢慢解读。」
「不要害怕失败,我们一起承担责任。」
李瑄缓缓向李岘说道。
布局行省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需要战争结束后进行。
先让李岘这个宰相心中有底,接下来还会找其他心腹商议,给出意见。
他总结经验出的行省制度,肯定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因素。
「如果策令不成,下官会辞相谢罪!」
李岘从座位上起身,向李瑄一拜。
他知道李瑄还有许多策令都没有实施,如令李瑄罢相的「一条鞭法」丶「考成法」。
只是李岘好奇李瑄为何不再提这些策令。
现在李瑄只是对常平粮仓非常上心。
李瑄要保证粮食充足,从西域运输而来的粮食没有间断过,防止兵灾延伸的其他灾祸。
「没有那麽严重,我掌握权力,为天下苍生,无愧于心。」
李瑄示意让李岘重新坐下,向他说道:「现如今朝廷重职,都被我们变革锐取的官吏担任。开元丶天宝的老臣多闲赋在家,他们逐渐思念圣人当政的时候,该怎麽做呢?」
自李隆基住进兴庆宫以来,就再也没有主持过朝会丶宴会,哪怕是节日。
李瑄本人也不怎麽搭理老臣,以及曾依附杨国忠的官吏。
平时里,在中书省进行议事,召集三省百官。
有人建议李瑄学李林甫丶杨国忠一样,在自己府邸处理政务,但被李瑄拒绝。
他坚持在政事堂处理军政。
妻子们还未回来,李瑄常常夙兴夜寐,有时候居住在尚书省。
几乎每一日,李瑄都要听到前线的消息。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自己不在前线,不做出指示。只是约束灵宝的主力固守。
让李光弼丶郭子仪丶王难得自己发挥。
结果河北大胜,王难得携带李瑄的天策上将令到达南阳后,固守南阳城,稳固局势。
李瑄在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靠安禄山后,令张巡为谯郡太守,给予他兵权,让他和雎阳太守许远,组织兵马,率领部将雷万春等,反击河南方面的燕军。
「老臣们失去权力,抱怨也是必然的。他们没有实权,无法威胁秦王。」
李岘向李瑄回答道。
「但我听说圣人一直想见老臣们!」
李瑄含蓄地向李岘说道。
实际上是李隆基闷得慌,一直想给老臣们传递消息。
前不久,李隆基跑到兴庆宫内的勤政务本楼上,那里紧接着街道。
老臣们得知李隆基在勤政务本楼后,立刻跑到街道上,向楼上的李隆基拜见。
据廖峥嵘说,李隆基在勤政务本楼上向老臣们招手,像是笼中鸟一样等待求救。
一众大臣趴在街道上哭泣,连路过的百姓都向勤政务本楼上的李隆基拜见。
带着李隆基龙首原演武,李隆基只安分一个月,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
老皇帝还是太有活力了。
「圣人年事已高,过于怀旧,人之常情。」
李岘也不好说什麽。
他相信理智的李瑄,不会急不可耐地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