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厚着脸皮再要技术
不是说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好,在夏国这样的国家来说,这已经是最公平的途径了。
在传统教育培养下,学生更能吃苦,也更加坐得住,这才是搞研究做提升最为核心的素质。
只不过陆山的产业需要的人过多过拔尖还专精,才显得传统教育有些不合理。
事实上,一个人从学校毕业进入工作单位,一样要学习该行业的东西。这么一看,陆山的自然科学实验等于是替代了以后进入单位学习的这么个过程,只不过是更加高效。
现在这种优秀学生不够用,陆山也想过其他办法增加人才。比如在企业内部进行选拔,合格的人就到自然科学实验室进修。
猜猜看是什么结果?
除了很少有制造天赋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一线的技工都落选了。
原因在于夏国的教育模式早就把人才给筛了好多轮,学习能力好,脑子快的人进入了更高的学习环境。然后那些被筛选出来的人不得已走了技工的路线。
所以……别老说夏国大学生只会死读书,没有动手能力,那是因为这群人因为制造业不体面,没前途,才没进入动手的环境,要不然得把下面的人饭碗全抢了。
如今陆山的企业待遇如此高,这些高素质人才就逐渐展现出来了他们的能力。
聪明人学什么都快,就算是德意志走技工与研究两条路,前提是人家的技工学习的东西可不比大学的少,而且还得看天赋。比如手感的准确度,眼睛上的准确度。
人才这一块,陆山会尽量安排,先把石墨烯电池的事情走上快车道,后面就会顺利了。
江州这边的产线正在快速完善中,因为伴矽那边的技术团队被调了一些过来支援,张灵溪对陆山的安排向来不怀疑。
张磊民与梁文平得以花费另一部分精力在比迪这边的产线。
比迪的产线改造同样困难重重,虽然这是改造,这是下游环节,技术含量大不如制备这一块。
可对于比迪来说,这就是跨时代的东西,等于农耕文明的人进入现代生产线。
要教的东西多,基础技术员也多,不这么细分环节,稀释技术的话,普通工人不会玩啊。
好在比迪这次老实了,全力配合,要什么就给什么。
王富存了个心眼,那就是在合作当中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技术,让比迪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所以每此做了什么改进,就一定会开复盘的会议,学习焓熵能源这边的思路。
现在已经开始全面推广当中先进的模式,先进的技术了。
这让比迪生产锂电池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过,比迪的高层也很苦恼。
石墨烯电池太火了,太多的订单飞过来却不能及时完工,只能按照产能来决定订单的数量。
要是接单子太多完不成,违约金就得赔死人。
看着这么多挣钱的机会从眼前流过,比迪的心在滴血。
比迪在代工石墨烯电池过程中不是没有得到巨大利益,但是跟流走的利益相比,好像也微不足道了。
如果想摆脱这个困境,就得自己掌握技术,依托自己强大生产能力提升产能。然而最大的烦恼来了——陆山不肯转让,授权制备技术。
比迪目前接触到的都是制备环节之后的内容,这玩意纯纯就是代工,堆人力而已,挣的算是辛苦费。但是也不是谁都能挣这笔钱,毕竟给陆山代工,要求可不低,品控更是严格。
比迪野心很大,根本就不满足于做代工,况且已经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摆出自己有核心技术的姿态,被戳破的话对企业形象影响实在是太不好了。
王富权衡再三,心里面有了个预案,但是得说服高管们才行。
在大公司里面,高管不只是高管,他们有的本身就是大股东,而有的是大股东的人,跟他们做工作其实就是给股东做工作。
“都说说看吧。大家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
王富让秘书将最近的状况阐述一遍,重点自然是自己想要强调的那些东西。
那些高管一个个耳聪目明,对比迪的经营状况都有一定的判断。
废话!一家这么大的企业,股东能全部相信某一个人的话?
万一经营的这一派人马有心欺瞒呢?自己可不就抓瞎了吗?
所以股东一定会在各个部门有自己的人,当做耳目,综合各方的信息之后再进行判定。不会太准确,但也绝对不能差得太多,否则一定会质问。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泽梦能源,额就是那个焓熵能源的产能太低,石墨烯制备的进度远远跟不上我们的需求。导致现在比迪很是被动,得想办法跟焓熵能源进行深度合作,在制备环节加点火才行!”
“是的,现在错不在比迪,在焓熵能源的制备能力有限!”
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是这么认为,王富又抛出一句:“那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跟陆山进行技术合作!拿到制备技术!”
“陆山大概率不肯,我们还是降低要求,参与一部分制备吧。事情得一步步来,一开口就这么大,谁都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