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欲借铁器。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
等于直接取人性命。
大周矿产匮乏。
在这贫瘠的察哈尔更是如此。
尽览沙城七八万平民百姓。
能用得上铁锅的家庭。
屈指可数。
至于铁制炊具。
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稀少的数目。
代表了它价格的不菲。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炊具。
不过是一种烹饪食物的器具。
但在百姓眼里。
这些东西。
关系到生死存亡。
没有锅子。
就没法烹制食物。
加之盐铁官营。
铁在大周的价格。
昂贵到令人发指。
对于那些能用得上铁锅的家庭而言。
除去少量的富户。
这玩意。
几乎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
所以面对李恪的要求。
百姓们岂能愿意?
少量的青年站出来拒绝。
是因为他们年轻。
不谙世事。
但老一辈人呵斥。
则是因为。
他们深知官府为何。
可在这乱世中。
人命如草贱。
百姓的意愿。
对于官府而言。
真的重要吗?
看着堂下。
议论纷纷的男女老少。
李恪的脸上。
有些难堪。
但心中。
却升起阵阵的悲凉。
看来。
他还未被治下的百姓承认。
想到这。
李恪长叹一声。
躬身作揖。
一扫面上
的难堪。
郑重道:
“请诸位放心。”
“本太子保证。”
“有借有还。”
“一月内。”
“必将诸位所缴的炊具如数奉还。”
“而且各位所缴的炊具。”
“都可以折银子。”
“返还给各位。”
听闻此言。
百姓们纷纷愣在原地。
还没听过这种事。
官家要收铁器。
不仅返还还给银子。
这哪是官家?
分明是来做慈善的。
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
几名老者起身。
面带狐疑看向李恪道:
“那那依殿下所言。”
“我等这一个月。”
“该如何生火做饭呢?”
这话一出。
棋社内不少百姓纷纷点头附和。
一齐看向李恪。
“这个简单。”
“凡是捐赠铁器之家。”
“都可在衙门领取票据。”
“这一月内凭此票据。”
“可于衙门就食。”
“而且。”
“如今察哈尔粮贫地弱。”
“沙城不少人还饿着肚子过活。”
“所以。”
“本太子欲以工代赈。”
“开发各地水利。”
“若是有吃不饱饭。”
“积贫积弱之民。”
“可参加官府开设的工程。”
“以此在衙门就食。”
“而且每人每天。”
“还有”
“你们的温饱!”
“官府替你们管了!”
李恪的一席话
。
说的满堂鸦雀无声。
这诺大的棋社。
人头攒动。
但此刻。
却皆是目瞪口呆。
“我我没听错吧?”
不少贫民喃喃自语。
面上皆是难以置信。
说实话。
沙城这地方。
确实不怎么样。
处于察哈尔戈壁的边缘。
赤地千里。
气候炎热。
当年周武帝在此设立关隘。
本想的是抵御外敌。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
来往的旅商。
加之军户的家眷迁徙至此。
倒是让沙城。
拥有了数万的人口。
但这些人。
大多都是身无分文的饥民。
在沙城这寸草不生的地方。
艰难存活。
说白了。
他们与难民。
没什么差别。
李恪若想全面改造察哈尔。
这些贫苦百姓的帮助。
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百姓们凭借自己的力量。
去丰衣足食改造家园。
岂不美哉?
有钱赚还有饱饭吃。
在沙城这地方。
哪有这么好的事?
若是放在之前。
刘致远主掌大权的时候。
百姓们对此。
肯定是嗤之以鼻。
但现今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