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
李恪一到沙城。
便开仓赈济灾民。
自他离去后。
李显又是下发了一大堆的文书。
所言之事。
一个唾沫一颗钉。
说什么就是什
么。
雷厉风行。
二人的这些举动。
无疑是大大加强了。
百姓对于官府的信任。
所以当下。
李恪宣发这个决议之际。
很多饥民。
都不假思索。
纷纷上前欲要报名。
有饭吃还有钱拿。
这好事上哪去找?
至于那些家境。
勉强还能过得下去的百姓。
听闻李恪的保证。
他们也无话可说。
李恪把这些登记的事。
都交给了身在棋馆的高明远
及徐锦川二人。
至于柳韩风。
则被他派去搜罗百姓家中的铁器。
在出发之前。
李恪严肃交代柳韩风。
不可偷盗百姓家中财物。
若有发现。
一律斩首。
在做完这些事后。
李恪没有管棋馆内的众女。
直接离开火急火燎的来到了城门口。
为接下来的行动。
做周密部署。
其实他也很无奈。
征调百姓炊具这事。
实数无奈之举。
军队的兵器军械等。
虽然能熔。
但不到最要命的节骨眼。
他是怎么不肯从军队下手。
适逢乱世。
李牧又得知了自己安在。
他得时时刻刻留个心眼。
防备越军突然东进发难。
所以。
兵器这些东西。
能不动尽量不动。
毕竟这玩意威胁到了沙城安危。
相比较这些。
百姓家中的炊具。
倒
没那么大牵连。
反而。
还可以通过这件事。
树立官府的信誉。
充实匮乏的人力。
可谓一举两得。
这几日。
李恪也从高明远他们口中。
知道了一些。
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人力的匮乏。
财政崩溃。
这些都是火烧眉毛的大事。
先前自己的六弟。
在察哈尔各地大兴土木。
又要修建民生。
又要稳固防御。
但问题是。
劳工根本就不够。
李显又不愿意征调徭役。
所以都是花的银子。
命令军队去修建的。
一边花着高昂的费用。
一边又得开仓济民。
还得从魏国那边买粮。
买铁矿。
还有什么官营的军工厂。
这一系列搞下来。
财政直接绷不住了。
天狼山也维持不了。
这么大的开销。
但话已经放出去了。
若想收回。
有点不现实。
所以李恪。
只能尽力弥补。
比起军队。
沙城的数万饥民。
显然更有性价比。
军队就该专业化。
没事瞎跑什么?
让他们去干活。
发的饷银全是战时饷。
大周的兵役制度。
与魏国极其相似。
两家都是募兵制。
花钱来招揽壮丁服役。
在别的国家。
还在推行军役的时候。
大周与魏国。
走上了这条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