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养鸡计划与人心角力
晨光透过竹窗洒进屋里,林初月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窗外传来几声咯咯哒的鸡叫声。她撑着下巴,盯着桌上的账本发愣。
鸡蛋供不应求,这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村的问题。她知道,村民们的鸡产量低,跟饲养方式有直接关系。可是如何让他们相信“改良养鸡法”是值得尝试的?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扩大合作规模?
她心里很清楚,这既是机会,也是风险。如果说服失败,不仅订单会泡汤,村民还会对她失去信任。
“初月,别发愣啦!快吃饭。”林初宁的喊声把她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知道啦。”初月起身走向厨房,心里却已经开始拟定下一步计划:“我得用事实说话,让大家看到养鸡的收益。”
吃过早饭,林初月和林初宁挑着鸡蛋篮子,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们到祠堂开会。祠堂是村里讨论重要事务的地方,村里老少总喜欢聚在这里议事。
初月站在门口,见人都差不多到齐了,便走上前清了清嗓子:“各位乡亲,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个新法子——咱们村要搞个‘合作养鸡’。”
“养鸡?初月,你不是已经收咱们家的鸡蛋了吗?还养啥鸡?”一位妇人忍不住问。
“是啊,你收了蛋还嫌不够?你家能吃得下那么多鸡蛋吗?”一个老人皱着眉头嘟囔道。
村民们议论纷纷,话语中满是疑虑。林初月知道他们的想法,她微微一笑,耐心解释:“我收鸡蛋确实是为了卖出去,但这几天镇上有大订单,每天要两百颗鸡蛋。单靠咱村现在的产量,根本不够。大家也看到了,这可是赚钱的机会!只要鸡蛋够多,咱全村人都能跟着赚。”
“说得倒轻巧,可养鸡也要花钱吧?”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冷哼,“咱家里哪有闲钱买更多鸡?”
“就是啊,要是养不活鸡,钱不就打水漂了?”
听到这些话,初月脸上的笑意没有减少半分,她早就预料到这些问题:“大家说得对,养鸡确实需要本钱。但我想了个办法,能让大家几乎不用花钱,还能轻松把鸡养好。”
林初月挥了挥手,示意林初宁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拿过来。林初宁从篮子里掏出一只简单的木制框架,框架内用细竹条编成小格子,看起来像个小鸡笼。
“大家看,这个叫‘鸡舍框’,我用家里的竹子做的。”初月用手轻轻拍了拍框架,“村里大多数人家的鸡都散养在外头,白天吃草,晚上回窝。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养的鸡产蛋很不稳定,时多时少?”
村民们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他们长期遇到的问题。
初月继续说道:“鸡在外面吃草是好的,但光靠草不行。我打听过,镇上养鸡多的人家都用杂粮喂鸡,鸡不仅长得快,蛋还下得稳。”
“杂粮?那可得花钱吧?”有人低声嘀咕。
初月早有准备,她点点头道:“花钱是肯定的,但只要咱们集中喂养,每家每户出一点粮,就能省下不少。比如这个‘鸡舍框’,可以同时养五只鸡,专门用来喂杂粮。这些鸡一天吃不了多少粮,成本算下来,其实比散养还低。”
她顿了顿,环视一圈,补充道:“而且用这法子养的鸡,下的蛋质量好,我在镇上卖的价格也高。”
村民们听得似懂非懂,有人点头,也有人仍皱着眉头。
“可是,初月啊,这事儿到底能不能成,咱们还是心里没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摇头道,“你要不先养着试试,成了再说。”
初月知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村民们从来没尝试过这种合作模式,他们需要看到实际收益,才愿意跟进。
“好,我就先做个榜样。”初月朗声说道,“从今天起,我自己养两筐鸡,一个月后,我就拿数据给大家看。如果我赚了,大家就跟着一起干;如果我赔了,那就当我瞎折腾。”
村民们顿时安静下来,有几个年轻人窃窃私语:“这丫头还真有胆量……就看她能不能真赚到钱了。”
林初月当天就动手,把家里剩下的竹条全用来编鸡舍筐,又拿出储备的玉米、红薯干、稻谷粉混成杂粮,开始定时喂养家里的十几只鸡。她每天清晨第一个起床,打扫鸡舍、添水喂粮,忙得满头大汗。
“姐,这样能行吗?”林初宁蹲在鸡舍旁,满脸狐疑。
“行不行,咱们得试过才知道。”初月一边用铁锹清理鸡舍里的粪便,一边说道,“咱们光靠嘴说,村里人肯定不信。只有真让他们看到收益,他们才会相信。”
“可你看他们,一个个都不太愿意……”林初宁小声说道。
初月停下手里的活,拍拍弟弟的肩膀:“小宁,带领大家总要有点耐心。最难的是第一步,咱们先走好了,后面就容易了。”
一个月很快过去,林初月的努力终于见了成效。她用改良方法喂养的鸡,产蛋量比散养多了两成,鸡蛋的个头也明显大了些。她把这些鸡蛋带到镇上的福兴楼,得到的回报是比预期还多的收入。
当她带着铜板回到村里时,村民们围了上来。
“初月,这次真的赚了这么多?”
“是啊,这个鸡舍框养鸡法,咱们也能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