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传统名点
把油锅端到一边,开始熬糖。
沙琪玛,简单来说,就是将炸至蓬松的面条用糖汁巧妙地黏合在一起,而它在清朝时期那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名字“糖缠”也正是由此而来。
熬制糖汁的过程同样讲究,不能仅仅使用白砂糖,因为那样会使甜度过高,从而掩盖了沙琪玛中蛋香的风味。
而且,如果只用白糖,熬出的糖汁黏度也不够,所以需要加入麦芽糖来增加黏性。
麦芽糖的黏度较大,但其甜度仅为白砂糖的三分之一,因此与白砂糖搭配使用,可以很好地互补。
麦芽糖添加得越多,糖汁的黏度就越大,做出来的沙琪玛用手掰开时,甚至能拉出糖丝。
虽然这样的沙琪玛非常美味,但对于牙齿不好的人来说可能不太适合,因此通常情况下,麦芽糖与白砂糖的比例保持在一比一。
这样熬制出的糖汁,黏度适中,甜度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当它与炸得好的面条相结合,便能制成那种让人回味无穷的沙琪玛。
他架上炒锅,先滑锅预热,然后将多余的油倒出。
接着,他往在锅中依次加入水、白糖和麦芽糖,这三者的比例调配为2:1:1。
水的量需要精确控制,太多会稀释麦芽糖,太少则糖汁不足以包裹面条。
将糖料入锅后,他并未急于搅动,而是任由其自然融化。
因为搅动会导致糖汁结晶。
随着热量的传递,锅中的糖逐渐融化,并泛起阵阵大泡。
他便将火关掉,将事先炸好的面条倒入锅中一半,又随手抓了几把洗净晾干的葡萄干撒入其中。
紧接着,他开始颠锅,让葡萄干和面条均匀地裹上糖汁。
起初,由于糖汁温度较高,颠锅相对容易。
但随着锅中温度的逐渐下降,颠锅变得有些费力,尽管如此,他依然游刃有余。
在持续的翻动中,锅内的葡萄干与面条逐渐融为一体,每根面条上几乎都粘附着一两颗葡萄干,且分布得既均匀又美观。
当糖汁均匀地裹覆在面条与葡萄干上时,他将锅移至一旁已抹好油的托盘边。
用勺子将面条舀到托盘上,待其大致铺满后,他拿起一张烘焙纸轻轻覆盖上去,压平。
按压的过程中,不能太过用力,以免将酥软的面条压得过于紧实,那样会破坏沙琪玛特有的松软口感。
当所有的沙琪玛都压模成型后,接下来的步骤简单而关键:只需等待其温度自然冷却,然后从模具中取出,再切成方便食用的小方块。
如此,一份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钟爱的传统名点——沙琪玛,便大功告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