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4 / 5)

己白费心思,便挥手与弘历、弘昼两兄弟再见。她刚回去听雪轩,听说四爷与年若兰正在煮茶,很有眼力见的没有过去。冬天最适合吃吃喝喝,可方才年珠烤肉吃的多了,只叫聂乳母给自己端着杯梅子蜜茶过来,边喝茶边给额娘觉罗氏写信。觉罗氏当初生头一胎时没有经验,月子没坐好,每每到了冬天就会咳嗽。她在信中先与觉罗氏说自己在雍亲王府一切都好,又叮嘱觉罗氏一定要每日喝枇杷膏,莫要嫌麻烦或太忙了不肯喝……她絮絮叨叨写了很多,这才吩咐聂乳母差人送出去。

虽说年家如今明面上与雍亲王府仍没什么来往,但她一小娃娃想额娘送封信出去想必是没人在意的。

年珠很快就洗澡睡下了。

翌日一早醒来时,四爷已经走了,她便高高兴兴陪着年若兰用起早饭来。桌上满满当当皆摆着吃食,其中的鸡笋粥、枣儿卷子糖薄脆还是四爷昨儿在紫禁城尝了觉得好,专程讨了方子叫小厨房做给年若兰尝尝的。年珠尝了口鸡笋粥,忍不住点头道:“没想到初冬也能吃到这样鲜嫩的笋子,姑姑,王爷对您可真好呀!”

如今世人含蓄,但私下里,她却恨不得将"王爷对姑姑可真好”这话时时刻刻挂在嘴上。

果不其然,年若兰面上满是笑容。

“是呢,王爷但凡有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都想着我。”“珠珠,你既觉得这鸡笋粥好吃,就多吃些。”她也端起碗也尝了口鸡笋粥,纵然这粥味道鲜美,但她却仍觉得没有什么胃囗。

她想着四爷心意难得,正勉强自己多吃时,谁知却有几分恶心起来。年珠忙道:“姑姑,您怎么了?”

“我没事儿。"年若兰摆摆手,唯恐年珠担心她,“想必是方才吃的太急的缘故……

年珠却不敢掉以轻心,不由分说就吩咐秦嬷嬷道:“嬷嬷,您去将赵女医请过来给姑姑看看吧。”

说着,她又看向年若兰道:“姑姑,您莫要推辞,更不能想着因一点小病就请大夫过来会惹人闲话。”

“这赵女医本就是养在雍亲王府的女大夫,月月拿了例钱的。”“就算您没事儿,权当作赵女医给您请了平安脉。”年若兰见秦嬷嬷已经下去了,摇摇头无奈道:“你这孩子,如今秦嬷嬷恨不得将你的话当成圣旨一般。你也知道人言可畏,我只是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叫人嚼舌根子罢……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仅是雍亲王府,就连京城里不少人提起她都说四爷疼她太过。

年珠深知一时半刻没办法扭转她的想法,便打起哈哈来:“可秦嬷嬷都已下去了,说不准人都已经派了出去,这样冷的天,总不能把人喊回来吧?”年若兰哪里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子在想些什么,只能无奈着摇摇头。等着年珠姑侄两人一顿早饭用完,赵女医就背着药箱走了进来。赵女医是太医之后,却因是女子不得入太医院,便一直在雍亲王府当女医,她性子冷清,不苟言笑,但在她那精湛的医术面前,这些根本就算不上缺点赵女医请安后,就上前给年若兰号脉起来。不过须臾,她就道:“恭喜年侧福晋,您有了身孕。”有了身孕?

因年若兰身子不好的缘故,月信总是会推迟,再加上她这些日子一直担心四爷,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年珠却高兴得很,忙道:“赵女医,真的吗?我姑姑有了身孕?怪不得她这些日子胃口不好呢.……

“是。“赵女医点头道,“年侧福晋因月份尚浅,所以最初的反应就是毫无食欲,还请年侧福晋好好养着身子,妇人有孕头三个月最为关键,切莫忧思劳心,此为大忌。”

她言简意赅叮嘱着,话里话外皆是年若兰身子不好,要格外注意的意思。年珠就一直守在一旁,一直等赵女医说完话,她才道:“赵女医,能不能先不要对外声张姑姑有身孕一事?”

“姑姑本就身子不好,我担心她会受到旁人影响。”“好。“赵女医再次点头答应下来,道,“民间本就有女子有孕头三个月不得对外声张的风俗,还请年侧福晋和小格格放心,我不会多言的。”等着她离开后,年若兰面上的惊愕才变成了欣喜。她的手轻轻搭在小腹上,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姑姑。"年珠记得清楚,历史上的姑姑并未给四爷留下个一儿半女,她握着年若兰的手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您如今有了身孕,是好事儿,但正因您有了身孕,所以才要愈发小心才是。”

顿了顿,她又道:“至于旁人的风言风语,您莫要放在心上,嘴巴长在旁人身上,您随她们怎么说,您越在意旁人说什么,就越是中了她们的计!”年若兰含笑道:“珠珠你放心,我知道的。”但年珠看着她这副样子,实在是放不下心啊。不多时,四爷就知道了这好消息,匆匆就赶了回来。一直等四爷在房里与年若兰说了好一会话,等年若兰睡下后,这才出来见年珠。

年珠喊了声“王爷",则开口道歉:“今日我与赵女医说不要对外声张姑姑有孕一事,还请王爷莫要怪我自作主张……”“无妨,你也是为了你姑姑好,她时常在我跟前说这些日子幸好有你陪着她,为她增添了许多乐趣,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她好。“四爷将年珠这些日子的所言所行看在眼里,心里更像是明镜似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