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啪于谦你就这般求死(4 / 7)

首,连个蒋琬、王琮都不如!

父祖的威望,正在一点点消减。

“张軏死的可惜了,朕本来打算欲将公主许配给他呢,可惜了。”朱祁钰叹了口气。

勋臣却听出来了,皇帝在暗示他们。

抓紧挑山头站好队,朕快动刀子了!

“杨信,出来!”

朱祁钰脸上露出了笑容:“杨珍、杨俊、杨能,你们杨家将,这次可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不吝惜赞赏之词。

“杨信,朕很看重你啊,这次也能因功封爵了!”

“杨俊,你这人贪侈、冒功、横恣,朕当初除了你的爵位,是不是心里不服啊?”

“但这一仗,你打得不错,没有丢掉你爹颖国公的脸!”

“杨珍呢?上前来,你比你那个混账爹强不少,可圈可点,朕看到杨家又崛起一颗将星。”

杨珍是杨俊的儿子,杨俊被除爵后,景泰七年杨珍袭爵昌平侯。

“杨能也不错,神机营在你手里,没辜负朕!”

这个杨能,当初提供军械给太上皇。

不过,也能理解,大家族,两头下注,太上皇和当今皇帝都不得罪。

但总要付出代价的。

“王琮、曹泰,你们都很好!”

朱祁钰站起来:“这一仗,是你们所有人的功绩!朕不会因为以前的过失,便否定尔等今日之功!”

“朕说过,朕不怕功高盖主,就怕尔等没有本事!”

“只要有本事,朕什么都赏得!哪怕是裂土分王,朕也敢给!”

“臣等不敢!”勋臣跪下。

宴会接近尾声,朱祁钰又勉励一番,酒宴就此结束。

朱祁钰将阁部重臣,以及杨信、王琮留下来。

酒水收走,换上茶水。

杨信小心翼翼瞄了眼皇帝,竟觉得心惊肉跳,他不是没见过皇帝,但今天的皇帝,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他收到儿子的信件,知道京中发生的事情,更加谨小慎微,谨防惹得皇帝不满。

毕竟他家中,两头下注。

“镇守宣镇的人选,朕还没想好,诸卿帮忙参谋参谋。”朱祁钰没提于谦。

大家都松了口气。

“陛下,老臣以为可让赵辅担任宣镇总兵。”胡濙率先开口。

方才陛下给群臣的压迫感太强了,只能他先抛砖引玉。

“赵辅不错,由年富和李秉辅佐着,应该不会出乱子。”

朱祁钰沉吟:“王琮,于谦在战报中多次夸奖于你,你愿不愿意去宣镇,辅佐赵辅?”

王琮神情一喜,他袭父爵成山伯,但没有世券。

陛下派他去边镇历练,是要大肆提拔他的节奏,说明他的所作所为,被皇帝看重。

“微臣愿意!”王琮激动叩拜。

“嗯,宣镇之功,朕赐你三世世券,想挣个与国同休的世券,就得再接再厉了。”

“朕派你去宣镇,一是让你和赵辅学兵法,日后朕出塞,由你率兵充当前锋。”

“二来,是让你协助赵辅等人,重建宣镇,可不是打发你去作威作福的,宣镇百姓遭殃,所存不足一二,可不兴谁再祸害了!若被朕得知,定斩不饶!明白吗?”

朱祁钰盯着王琮。

“微臣绝不祸害百姓,微臣愿从赵总兵,学习用兵之法。”王琮道。

“陛下,老臣以为李秉和年富,资历尚浅,担不起重任!赵辅也是景泰元年才被提拔的,经验不足,老臣建议,当请朝中老臣亲自镇抚宣镇,直到宣镇重建完毕,再还朝。”

李贤忽然道。

“李爱卿有何人选?”朱祁钰皱眉,赵辅是王直举荐给他的,算是他的人。

这次也会因功封爵。

但李贤说得对,重建宣镇,花的是海量银子,当有个老持稳重的人坐镇,才能让人安心。

“老臣举荐南京工部尚书王来,王来为人清廉,又有平乱之功,而且其人老持稳重,可为宣镇定海神针。”

“王来年龄太大了吧,还能奔波吗?”朱祁钰也觉得王来是个好人选。

王来知兵,会打仗,又懂建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龄太大。

“陛下无须担忧,王来身体康健,如今尚能吃三碗饭,身体没有问题,只等陛下启用!”

王直说道。

“嗯,就任命王来为宣镇总督,重建宣镇!”朱祁钰拍板。

至于文武之争,那是臣子的事,他想的是平衡,以文制武,稳定的是皇权。

“赵辅为总兵,王琮为副总兵,那李秉和年富,没必要浪费在宣镇了。”

朱祁钰目光一闪:“让李秉去怀来吧,暂任怀来总督,年富回京,正好京中需要年富。”

“陛下,怀来未经战火,如何让李秉当怀来总督?”

张凤立刻道:“此于理不合,老臣建议,当派一勋臣,镇守怀来即可。”

朱祁钰一愣,这个李秉肯定得罪于谦了。

不然张凤不会出来咬他。

“你有何人选?”朱祁钰问。

“老臣以为,曹泰可为怀来总兵。”张凤看穿皇帝的心思,皇帝想多多提拔新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