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朕想听到湖广熟天下足(5 / 7)

终究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导致兵力捉襟见肘。

可不能再征兵了,大明每年产的钱粮是有数的,丁口也是有数的,再多的话,朝堂钱粮就不够用了,民间也会耽搁耕种。

缺钱缺粮缺人啊。

什么都缺。

“西北朕不担心,有范广,有寇深,有郭登,瓦剌打不过来。”

“朕就担心东北啊。”

“希望李贤、曹义能够守住辽东,等到于太保去辽东吧。”

“罢了,朕担心也无用。”

“诸卿。”

朱祁钰缓了口气:“湖广该治理了。”

“朕跟你们交个实底,诸王出不了京了,在湖广的掣肘,也就彻底没了。”

“之前朕就说过,治理湖广还没到时机。”

“但这个时机,今天到了!”

“朕已经令孔氏拆出两房,一房落户武昌府,一房落户长沙府。”

“再把湖广拆分成湖北和湖南。”

“湖广面积太大,不方便治理。”

“拆分后,容易治理、管理。”

“便从朝堂派去能臣,给朕治理湖广。”

“当初,朱英跟朕要三年时间,让山东大治。”

“湖广和山东不一样,荒凉太久了。”

“朕给十年时间,要看到一个中原大粮仓,由湖广产出的粮食,能支撑起天下之粮食。”

“诸卿自告奋勇,谁愿意去治理湖广!”

朱祁钰虎目扫视诸臣。

“微臣愿意治理湖广!”韩雍率先出列。

王越、叶盛、年富都站出来。

“尔等都是俊才,朕舍不得你们出京啊。”

朱祁钰眼神喜悦:“而且,只是治理一省之地,对你们而言是屈才了。”

可放眼望去,景泰朝的能臣,精华都在朝中。

放谁出去,朱祁钰都舍不得。

“陛下,宝剑锋从磨砺出,俊才也需要历练,方能成为大才。”韩雍真的想出京。

虽然皇帝极为看重他,在京中也忙得脚打后脑勺。

却让他很不踏实。

三省吾身时,他总觉得没有收获,才能并未得到施展,能力也没有增长。

但每天又忙得吃饭时间都没有。

皇帝对他也是极为看重的,他心中是感激的。

却也想去地方,一展抱负。

“韩雍,你可知道,你所在分配局。”

“虽然官位不高,但极有实权,就算是阁部重臣,也未必有你的实权更大。”

“你就真舍得,放弃这么好的职位,去地方受苦?”

朱祁钰不解。

“不瞒陛下,微臣想出将入相,想名垂青史。”

韩雍慷慨道:“若只是当一朝能臣,微臣做个分配局郎中,稳步上升,也有一日入阁部。”

“但想名垂青史,却难之又难。”

“只有在地方做出成绩来,再返回中枢,陛下常说官员要有实绩,届时微臣以地方实绩入中枢,便能出将入相。”

“一展胸中抱负,方可名垂青史。”

“此乃微臣之愿,请陛下成全!”

韩雍说得十分慷慨。

朱祁钰满脸赞许:“韩雍,有志气!不愧是朕格外看重的人才,好,你去湖广十年,朕允你入阁部,出将入相!”

“就算朕不在了,这句话令起居郎记下来,十年后,你韩雍必入阁部重臣,名垂青史!”

“湖南湖北,你随便挑!”

“朕令你为督抚,军政一把抓,朕也不掣肘你,只要你做出实绩来。”

“朕就要看到成绩,要看到一个富庶的湖广!”

“你要什么,朕便允你什么,朕没有的,给你出去抢,也要满足你!”

“如何?”

朱祁钰赞赏地看着韩雍。

韩雍却恭恭敬敬磕个头:“谢陛下如此看重,但十年太久,微臣只需要三到五年,便可令陛下看到一个富庶的湖南!”

他选择一个更难的。

湖北是有底子的,湖南却十分穷困,又多有大山,里面有很多未归化的土人,很难对付。

看得出来,韩雍是想走出将入相的路子。

在湖南打仗机会多的是,又能怀柔土人,功劳比治理湖北更大。

“好!有志气!”

“朕不强要求你,只要你在十年内完成,朕便允你一切所请!”

“就凭你此功,朕就让你子孙,与国同休!”

朱祁钰高声道:“诸卿,无论你们是谁,只要能做出天大的功绩来,哪怕不封爵位,朕也允他几百年富贵!”

“微臣谢陛下天恩!”韩雍允文允武,是个帅才。

朱祁钰极为重视他。

放他出京,着实不舍。

“你要什么,去跟阁部说,朕一概都允了。”

“湖南随你折腾。”

“朕也知道,湖南本就穷困,又有土人骚扰,不便治理。”

“但是越难,越能体现你的重要性。”

“去了地方,有什么需要的,随时给朕上密奏,朕都允你。”

朱祁钰兴奋地站起来。

韩雍却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