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4 / 7)

使团浩浩荡荡入京,就阿古一个人出宫。

真的费使团。

皇宫太监又添丁进口了。

那些在外面苦熬着,想挨一刀就鸡犬升天的人们,愿望又要落空了,宫中压根就不缺太监。

朱祁钰把重臣留下,冯孝匆匆进来:“回皇爷,人都招了,满都鲁好像真死了。”

“怎么是好像呢?”朱祁钰问。

“因为这些人亲眼看见满都鲁在战车上倒下,所以认定满都鲁死了,整个鞑靼营盘,都是这样认为的。”

冯孝回禀完,悄悄退下。

“假亦真时真亦假。”

耿九畴缓缓道:“陛下,此事有诈!”

“如何确定?”朱祁钰皱眉。

“微臣以为有三点:其一,满都鲁已经死了,是谁操纵汗庭,派使团来大明谈判的呢?”

“其二,那个阿古对火器很感兴趣,您想呀,满都鲁死了,鞑靼又成为一片散沙,要火器干什么?打内战吗?”

“其三,您要扶持阿古做太师,阿古十分不情愿,微臣研读了元史,蒙人最是势利无情,怎么可能会眷恋一个死去的可汗呢?”

“所以,微臣觉得,满都鲁的死,是诈死!”

“诓骗于太保,希望于太保出城野战。”

耿九畴侃侃而谈。

“未必。”

“人骤得高位,会有短暂的迷茫,阿古的反应,不能说明满都鲁就是诈死。”

白圭反驳道:“满都鲁既是诈死,阿古也是被蒙骗对象。”

“你就没想过,万一咱们把阿古扣下来,对阿古严刑拷打,满都鲁的诈死不就人尽皆知了吗?”

“所以,就算满都鲁诈死,使团也没人知道。”

这话迎得几位重臣点头。

“老臣同意白尚书的观点,满都鲁诈死,知情者必定少之又少,阿古是不可能知道的。”

张凤道:“不管满都鲁是真死,还是假死。”

“咱们干脆以不变应万变。”

“只要咱们不动,鞑靼就拿怎么没办法。”

他的意思是龟缩起来。

这不符合朱祁钰的想法。

大明真正的敌人是喀喇沁部,饭要一口一口吃。

与其在大宁浪费时间,不如快些让于谦移镇辽东,让兵出长城,击垮喀喇沁部。

张凤看向皇帝:“陛下,您为何要出售火器呢?”

“兵甲,咱们缺钱,可以卖掉一部分次品。”

“但火器是大明重中之重,万一鞑靼拿到了火器,对咱们下手了,该怎么办?”

这话让重臣全都颔首。

火器不能轻易与人啊。

“莫急。”

朱祁钰笑道:“火铳买得起,铅子买不起,有什么用?”

“陛下的意思是?”张凤似懂非懂。

“军器局生产出一批臭弹,打出去不响,还容易炸膛。”

“有个老师傅把手都炸掉了。”

“你们说说,这等次品,咱们留着干什么?”

朱祁钰忍俊不禁。

他打算坑鞑靼一把。

张凤张大嘴巴:“鞑靼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采购这东西?”

“确实呀,鞑靼不是傻子。”

“但这铅子,防潮,便于运输。”

“是军器局新研制出来的,用琉璃球包裹的。”

“试用的时候效果不错。”

“可生产出一批,全是次品,根本不能拿上战场去。”

“朕砸进去海量的银子呀!”

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就这一颗琉璃珠,造价800钱!”

“这个军器局,简直不把朕的银子当成钱。”

“生产出来的全都是次品,朕没处罚他们,就是让他们吃一个月的猪食。”

“干脆,朕把这批东西,卖给鞑靼,回回本。”

啊这?

朝臣全都目瞪口呆,难怪军器局被禁卫轮值,油泼不进、针扎不进。

原来还真研制出东西来了。

防潮的铅子,一旦真的推广到军中,火铳的局限性大大减小,说不定真能成为战场上的决定因素。

“为了搭配这种铅子,军器局还研制了新火铳。”

“结果都不能用,全都是钱!”

“全都卖给鞑靼。”

“朕想看看,鞑靼人的命有多硬,铅子炸膛会不会炸死他们。”

朱祁钰幽幽道。

您不是说过吗?

鞑靼是华夏苗裔,您怎么能这么坑自己人?

坑得漂亮。

“那鞑靼要是试出问题呢?”张凤有些担心。

“不可能,新火铳军中都没人会用,军器局会安排好的,保准万无一失。”

朱祁钰很有信心。

他把火铳往火枪上引导,结果引导出个四不像。

若是铅子不炸膛,真能发射出去,威力是可观的。

所以他认为鞑靼人会买的。

反正鞑靼不买,就卖给瓦剌、女真、兀良哈,总有傻子会上钩的。

钱是不能赔的。

“陛下,那这是一锤子买卖呀。”张凤道。

“怎么是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