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狡诈VS狡诈看谁技高一筹(4 / 8)

愿量安南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

后面的海寇都懵了,这什么操作?不往大明运了?还是这船队的主官造反了?

本以为靠岸,是暂时停靠,补充淡水什么的。

“所以下官十分担忧,还请大人切勿做好防备。”

海上的风浪,和江上的风浪,完全不一样。

黎银笑了起来:“能遏制陛下野心的,只有先太子殿下。”

在国外占据一座孤城,最恐惧的就是人心,一旦人心涣散,士气低落,那么固若金汤的城池也守不住的。

他在琢磨,能不能用丁家的船,帮大明收购种子呢?

边永搬出皇帝来。

安南和大明非常近,但彼此贸易不通,大明货物流入安南,只有两个渠道。

他心里计算着行程,按照这个速度,还要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大明。

问题是安南王也不是傻子,他们能同意吗?

“真黎鐉在哪?”

作为第一批到岸的船队,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大元海上贸易发达,海船遍地都是,甚至元朝时,漕运也是海运和河运两条路。

终于等到中枢的圣旨,边永入宫和黎宜民商谈。

阮炽瞪了他一眼:“还不是你,非要选他!”

诏黎银等权臣回京,稳定朝局。

护卫六千艘运粮船,是夏埙亲自驾船而来。

丁列眼睛一亮:“若大明缺粮,咱们倒可以用粮食,换取大明的支持!”

“见过夏大人。”潘本愚想起身行礼。

元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安南北部,到了安南就叫红河了,著名的红河平原,就是由红河冲积而成。

“谅山王!”

朱祁钰皱眉,朕要那些土人干什么?

“陛下!”

粮食船虽然有明军,但踩船桨的都是安南人,操舵的也都是安南人,刚启航三天左右,还在安南境内,没到大明呢。

“河内会释放出大批农奴,这些人无处安置,正好给我大明。”

就是说,还没到他们预定的打劫地点。

这么多东西运回国,潘本愚亲自押送,还从驻军中抽出两千,方瑛也派来船队护送。

阮炽竟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老夫才是最蠢的,陪着你们胡闹,害得我阮氏一落千丈!”

黎银欲言又止:“老夫听侯氏人说,天朝陛下想用安南之粮,征伐兀良哈。”

后面的海寇不紧不慢地跟着。

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元江顺流而下。

“若丢了,方总督就派兵把河内围起来,让安南再凑粮食!”

夏埙却不懵。

这点贿赂边永看不上。

粮食实在太多了。

廖庄:陛下,微臣也不是全能的呀?要不还让微臣当马倌吧!

说好的一万艘,结果变成了六千艘。

货物刚刚上岸,就遭到了王都权贵人家的疯抢。

潘本愚这才知道,为何陛下点名派夏埙来。

过几天,他试图逃跑,被抓了回来,他跟边永解释,只是出去逛逛,边永没理他。

潘本愚不明白,就算占据了鸿基,距离国内还有很远的距离,怎么运回去呢?

夏埙不知道什么时候,往鸿基派了一千多人,轻易就攻克了县城。

丁列笑着拿出一个盒子,双手奉上:“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之所以海寇等待机会。

这些人很可能成为决定性力量。

“这脑袋不对呀!”

“边永说是一年,可一年后,能回来了吗?”

夏埙叹了口气。

潘本愚大惊:“那得多少军队啊,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安南?”

黎宜民一直在拖。

一共分成三条路。

安南朝堂上烈火烹油。

“户部应该举行一场拍卖会,把去安南发财的机会拍卖出去。”

“正好全了咱们的心思。”

若不快点将粮食运入城中,能运回去多少都不知道呢。

安南就靠着绵延不绝的大山隔绝大明呢。

丁列却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把太子控制是手里?”

运了整整三天三夜,才把所有粮船都运上了城池。

边永继续敷衍他。

争取得到大明更多的支持。

官兵应诺。

夏埙看地图思考很久,选定了这里。

被火铳打死一百多个,脑袋挂满了城墙,才算老实。

选定之后,他早就派人渗透了鸿基,只要船支靠岸,他的人就会攻占鸿基县城,然后迎接大军入城。

哪怕是一个江上混迹多年的老艄公,到了海上也容易晕船。

说罢,转头就走。

王复也觉得不行,太浪费了。

“请王子殿下起来,微臣愿意为殿下递交密奏。”

夏埙的战船装备着最先进的火炮,是他出京时,从军器局运出来的,还带着工匠一起,到了广西廉州府,装在船上的。

甚至,黎宜民早就留下了布置。

丁列无奈:“就算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