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5 / 7)

难道让他们杀出河内去?

“老太傅呀,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用的银子都是哪来的?”

“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

最让夏埙无语的是,安南朝堂像是死了一样,毫无动静,他攻克了三四座城池了,安南朝堂毫无反应。

那些安南土人哭爹喊娘,但求助无门。

但是,广西尚未移民完成,还有云南这个大雷。

方瑛已经和夏埙做出决定,扩张地盘。

黎宜民趁热打铁:“小王请大人率领明军,诛杀阮炽、丁列等十余人,其家资小王分文不取,全都归属大人。”

这天已经愈发不好了,尤其是海边,随时都有台风侵袭,粮食存放更加危险。

这就是四万人了!

就算安南中枢再混乱,也不会容忍王都几百里外的鸿基,屯守着四万明军啊!

再说了,你们要干什么啊?

耍小聪明,用别人都能看出来的诡计,诓骗别人帮他做事,事后准翻脸不认人。

这话又留个活口。

他要借明军的势,用明军杀权臣。

边永坚持说,这些人绝不是明人。

胡濙笑道:“如果安南人,被迁走去了大明各地,贬成奴隶,给大明做活,好不好?”

城里天堂,城外地狱。

黎宜民对鸿基被攻克,绝口不提。

这就需要给明军好处。

他不像黎濬那样内敛,如暴君一样,以杀戮为手段,不愿妥协。

方瑛担心会发生大疫,雨季马上就来了,发生疫病,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把鸿基当成基地,想把赚的钱兑换成银票,带回国。

“从商贾那里收,多贵呀。”

看看边永就知道,放出国的使臣,竟能给最大的自主权,国内一概不问。

“咱们只是占一块地方运粮而已。”夏埙也觉得计划乱了。

“这些地方都归入广西。”

让夏埙随意施为,再令夏埙、边永、逯杲、廖庄等人相互配合,同时还要求方瑛配合。

“若安南富裕,微臣认为是吞并的天赐良机。”

您挺聪明一个人,怎么不动脑子呢?

“那他为什么要攻克鸿基呢?”

“黎银家族的所有财货,小王愿双手奉上,求大人收下!”

“且看吧,这安南王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潘大人,别晃悠了。”

“只要移汉民过去,安南就变成了宝地了呀!”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毕竟北京距离河内,实在太远了。

既高兴,又无奈。

皇帝能有错吗?

“黎银,果然你对朕不恭!”

朱祁钰斟酌,扫视群臣:“耿九畴,你怎么看?”

“交趾对大明来说,仍是鸡肋。”

但方瑛好像玩大了。

边永给他讲解局势:“可安南王发疯了,杀了权臣,安南微弱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什么绝户计呀?还第一了?

这是大明千秋万代的计策啊!

黎宜民从案几上站起来:“那你说说,哪错了?”

“朝中可有能调配的粮食?”朱祁钰也不知道夏埙的计划呀。

“不言自喻。”

他们急,海寇也急,就等谁先沉不住气。

皇帝的野心,大得惊人。

黎宜民哭哭啼啼作秀一番,之后才站起来,开始谈条件:“边大人,黎银欺小王太甚,是以错手杀之。”

逯杲苦笑:“大人,夏埙手下都是汉人,家眷都在大明,会跟随夏埙叛乱吗?”

夏埙百口莫辩。

“一定是黎银狗贼!”

把下龙附近的小安乐城给拆了,在鸿基靠海的方向,又建了一城。

“朕为什么当不了皇帝?”

“夏埙驻扎在鸿基,手中的势力,也就成为咱们手中的筹码,未必不能和安南王谈一谈了。”

“在老臣看来,这安南处处都是宝。”胡濙捋须而笑。

“夏大人攻克鸿基?”

胡濙看了很久,才道:“靠近云南的,咱们不要,靠近广西的,都收下,重建交趾省。”

“陛下,北方已经整军了,就等着军粮呢!”

“不是您,让朕登基的吗?”

“希望夏埙,不负本官重托!”

而收到夏埙的信件后。

“微臣以为不能收。”

结果,边永矢口否认,说绝对不可能!

“想让朕失去大明皇帝的恩宠!”

姚夔率先开口:“陛下,五月就是安南的雨季,粮食估计是运不回来了。”

另一派认为,安南政局混乱,干脆就推翻安南,收回交趾。

顿时,鲜血迸溅!

大批大批的商贾汇聚鸿基。

看朝堂局势,逯杲远远不如边永。

把海上的海寇都看蒙了,你们不运粮,攻打城池干什么啊?快下海呀,咱们一决高下呀。

“根据夏埙奏报中所写,安南朝廷并未管鸿基,这就说明,安南朝廷混乱不堪,中枢管不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