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把人挂在炮弹上轰出去(7 / 7)

朕查这件事,各地的官油子、官混子,在任三年没有做出实绩的,统统裁撤,吏员也纳入京察!没用的人统统裁撤掉!”

李实恭恭敬敬磕头:“老臣遵旨!”

这也是反腐的一部分,既然查了,最好抄家灭族,得到一笔银钱。

“吏部,立刻挑些进士去贵州做官。”

胡濙没在京中,陈文跪在地上:“臣遵旨。”

朱祁钰摸着自己的胡子:“贵州此战打得不错,皆赏。”

“传旨军器局,再制作一千枚猛火炸弹,送去贵州。”

话音方落。

姚夔跪在地上:“启禀陛下,如今京中黑油不足,老臣已经派人去玉门、延安府寻油了,应该很快就能找到。”

“姚卿,劳烦你了。”

这段日子,姚夔扑在煤油生产上,如今已经制成了煤油宫灯。

朱祁钰赐了一批出去,各地督抚、布政使、提刑使、巡按使、镇守太监等等官员,以及勋贵,有的勋臣也赐了。

“为大明建功,为陛下效力,是臣之所向。”姚夔叩首。

“对了,陶鲁在讲武堂可否结业?”朱祁钰觉得此战可以历练陶鲁一番。

“回禀皇爷,陶鲁尚未结业,但讲武堂先生皆对陶鲁赞叹有加。”冯孝回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陶鲁留级,派去贵州,随其父征讨贵州。”

姚夔想劝,父亲在外征战,应该让他儿子在中枢为质。

但转念一想,陶成的家人,都在京中呢,放出去一个儿子,没什么问题。

“各部做好南巡的准备,南巡的人选也要定好。”

如今是六月中旬了,距离九月出发,还剩两个半月了。

“陛下,微臣以为皇后该随行。”岳正小声道。

“京中需要皇后坐镇,皇后就不随行了,再说了,宫中孩子这么多,尚需她照料。”

朱祁钰出行,不带妃嫔。

“马上要入秋了,秋收事关重要。”

“切记做好防蝗防雨防风的措施,内阁下旨督促各地,务必做好防范。”

“哪个府粮食歉收,若是官员督促不利造成的,就别怪朕下刀子了!”

治蝗,是亘古难题。

一直延续至今,都没有彻底解决蝗虫的问题。

太祖皇帝是最注重防蝗的皇帝,所以大明是不断想办法防范蝗虫,中枢不遗余力。

而防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牧鸭治蝗。

鸭子一次能吃200只蝗虫,鸡能吃70只蝗虫,而且鸭子能吃掉虫卵。

除此之外,还有用药物防虫,采用植物与矿物结合法来防虫,植物有苦参、白敛、芫花、百部、苍耳;矿物有硫黄、石灰、食盐等。

大明又增加了藜芦、狼毒、雷公藤等药物,都有杀蝗驱蝗的效果。

“耿九畴,编纂防蝗书,发到地方去,争取百姓人手一册,用小人书的方式,让人都看得懂。”

“还有,督促各地多多养鸡养鸭,防范蝗虫。”

“年初已经督促一遍了,若百姓家中养得少的,让他们多养,若他家中舍不得吃,想卖了赚钱的,朕派人去收,统统都收。”

朱祁钰语气一缓:“诸卿,今年粮食不宽裕呀。”

“朝鲜是个吃粮大户,广西南三府还要安置,现在又纳入个贵州,都是吃粮的地方。”

“而江苏、南直隶又遭了倭寇之乱,粮食肯定紧缺。”

“下半年重中之重,就是粮食问题。”

“朕再提醒诸卿一遍,别让朕拍桌子,到时候就不知道谁的脑袋,还在脖子上扛着了。”

朝臣跪在地上,赶紧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