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4 / 7)

起肉了。

又聊了一些。

冯孝站在一旁,有点着急。

“有事?”朱祁钰问他。

“皇爷,闵节的座钟做好了,在宫门外停着呢。”冯孝回禀。

提起闵节,朱祁钰就想想笑。

江南移民,有一技之长的人留下。

所以,那些不想走的,就挖空心思讨皇帝欢心,就开始钻研奇淫巧技,比如这个闵节,就根据古书和西夷的书籍,研究钟表。

这一年多,江南各种发明井喷。

没办法,逼的。

皇帝也说话算话,对这些有能力的人,全家都可以留在江南,不予移民,并且家产还予以归还部分,有的还征召为官,有的则赏赐儿子入国子监读书。

是以,江南士绅挖空心思搞研究,有的发表文章,有的写诗,有的研究西学,有的搞发明,甚至有的去干木匠活,就为了展现一技之长。

甚至被移走的,也不停往南京进献东西,只要能证明有一技之长,哪怕是被移走的,也额外赐生员的身份,成为秀才公。

这才一年多时间,压井从木制的变成了铁制的、开采石油的机器也出现了铁制机器、高炉也被他们研究进步、还有精研的火药、望远镜等等等,实在太多了。

江南发明井喷,诗歌井喷、小说井喷、工匠井喷、农业人才井喷,什么都在井喷。

为了不被移走,江南有才学的人爆发出恐怖的能力。

3200万人,被移走了1700万,剩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也催生出各行各业,连化学、物理行业都被迫催生出来了,大明的快速发展,跟他们脱不开联系。

人才都是被逼出来的。

闵节就是,他好好的一个读书人,被迫钻研奇淫巧技,为大明制造出第一口座钟。

皇帝和胡濙一起,出去瞧个新鲜儿。

巨大的马车拉进宫中,车板上装着一个用布蒙着的庞然大物,里面还发出咔咔的响声。

闵节先行礼,东西太大了,几十个太监一起搬下马车,累得气喘吁吁。

“陛下,草民仿制北宋的水运仪象台,制作出这样一口座钟。”

民间打开红布,露出一个庞然大物。

按理说,钟表应该是华夏最先出现的。

因为北宋,就制造出最原始的钟表了,结果华夏并没有按照这个思路去发展,最后被西方赶超。

“以秤锤做动力,每一个时辰鸣响一次。”

正讲解着呢,到了时辰,这口座钟发出秤砣的撞击声,声音不好听,却是大明第一座钟表,比西方晚了一百年。

这声音把胡濙吓了一跳,他走下台阶,围着这个庞然大物转了一圈:“是什么维持动力的?”

闵节讲解原理。

反正朱祁钰听不懂,他只问:“误差多少?”

闵节露出苦笑:“回陛下,误差在半个小时之内。”

虽然现在启用小时制,却一时半会改不过来。

误差有点大。

“继续缩小误差。”

朱祁钰脸上看不出喜怒:“敲钟的声音太小了,加大声音,等你制作好之后,朕会放在鼓楼之上,让整个南京城都能听到钟响。”

“你闵节做得不错,伱家不用移走了,你儿子入宫侍奉。”

“等改良完毕,朕赐你一枚银符,允你注册专利,全国各城,都可以建造一座钟楼。”

“以后就不用更夫报时了,用钟就行了。”

闵节没想到,皇帝这么大方。

虽然没赏他,却给他儿子闵珪安排了出路。

看看从皇帝宫中出来的侍卫,哪个不是本朝新贵?而自己儿子闵珪,生而知知,出将入相的人物。

皇帝自然也是看中了的。

他第一次进献座钟,带着儿子来的,皇帝和他聊了几句,显然是看中了。

“朕要设一个钟表局,你来当主官。”

朱祁钰话锋一转:“但也要戒骄戒躁,这座钟不是天下独一份。”

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块怀表。

金灿灿的怀表,啪的一声弹开,上面的指针在动。

这叫纽伦堡蛋。

罗马产的。

“陛下这是何物啊?”叶盛瞪大眼睛,上面好像有刻度。

“叶卿,这是罗马进献给朕的,刚送过来,瞧瞧吧。”朱祁钰递给叶盛。

不是进贡的,而是买的。

叶盛看完怀表,再看看座钟,顿时觉得座钟不香了。

闵节以为自己这座钟,是天下第一呢,结果西夷进贡的怀表,这么小,皇帝是故意的,竟有种吃屎的感觉。

“所以说你戒骄戒躁。”

朱祁钰幽幽道:“把这东西拿回去,研制一番,然后再送进宫来给朕看,明年,朕要看到大明也有这样的怀表。”

“这座钟,误差要很小很小,然后推广天下。”

叶盛看了一会,就被胡濙抢走了。

胡濙猜测,今年年会,就会发放怀表,不过这东西,真的很神奇。

“草民一定能做到!”

闵节敢不做吗?江南太卷了,就说研制座钟的,就不是他一家,只是他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