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6 / 7)

瓦剌三部极有可能返回东部,和大明继续牵扯。

如此一来,宁夏压力陡增。

北方压力大,南方就没法安心打仗。

“真是多事之秋啊。”

王复苦笑:“东南夷在这个时候讨伐大明,真是该死!”

“若大明精力不被他们牵制,是咱们统一东北的最好时机。”

“拿下兀良哈,用兀良哈震慑草原诸部,强逼他们汉化,若不同意就再打,此消彼长,草原诸部汉化,汉州也就平定了。”

“就算瓦剌回来,也是孤冢枯骨。”

“说不定咱们还能打通东察合台汗国呢!”

“奈何啊,咱们被东南夷死死牵制住了。”

王复叹息。

这是本来的计划,南方先不动,先打北方,过几年再打南方。

马文升略微犹豫,道:“今年十月底,东南打不起来。”

“打不起来也得准备呀,不准备,几十万出征,那不是送死吗?”王复说的没错,古代战争,要筹备很久的。

尤其是朱祁钰,爱兵如子,他不喜欢打无准备的仗,也不想损失太重。

“小仗可以打,北军已经回来了。”

“调入宁夏、热河即可。”

马文升道:“粮食倒也能供应得上,毕竟有玉米支撑着呢。”

说到玉米,朝臣都松了口气。

幸好皇帝提前布局,不惜一切代价去购买种子,如今热河、宁夏、辽宁都种上了玉米。

玉米谈不上多高产,却耐寒,能填饱肚子。

唯一的缺点就是吸肥、吸水,水源不充沛的地方,也种不了这个东西。

幸好有土豆和地瓜做补充。

奈何这两种作物种子稀少,暂时还在培育阶段,没法量产。

大明最怕的就是出现天灾,若无天灾,各地打仗、建设是能支撑过去的,出现天灾就玩完。

停下就得死人,死了人人心就不齐了,再想恢复景泰十一年的盛况,不知道要几年了。

“先不管南方,就管北方的战争。”

李贤认为,今年要多征一些粮食,储存起来,准备灾害。

“军器局上疏请求多多招募工匠,还想在城外划出一片地方来,城里的地方太小了。”

军器局不断扩大,占了很多民房了。

而且天天叮咣的声音也扰民,还不安全。

“通州已经建城了,路也通了,陛下的意思是通州要纳入京师来,干脆就挪那边去。”

李贤觉得也该扩大化,不然军械生产无法支应大规模战争。

朝臣没意见,这项提议也通过了。

从皇帝离开后,就变成投票制,阁部官员都有一票,大事投票决议后,送入司礼监批红。

小事则是内阁辅臣自己投票决定,不用劳烦各部主官。

而财部的新任尚书李秉,一言不发,他在看。

属于他的那把火还没烧起来呢,现在他说话也属于人微言轻。

而在交趾。

交趾往西,层峦叠嶂的山峰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人影。

斧劈锯拉的声音不绝于耳。

中枢把伐木工具给供足了,这些工具以后都是家底子,中枢不会收回去的,伐树最多的人,还会额外赠送一套农具。

站在山峰上往东看,光秃秃一片,一座座中式城池建造起来,土地阡陌,人影攒动。

在整个新占领区,所有被移民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分到土地的,就有缴纳一棵树税赋的任务。

像那些养尊处优的人,自己不愿意去山上伐木,就掏钱买一棵树。

而那些肯吃苦的,靠伐木也能赚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座座山峦,都被砍秃了。

这些木材,有的运回了内地,有的做成了家具各地售卖,有的则铺路、架桥、搞灌溉设施用。

在山上伐木也很危险,虽有军队随行,身上也带着弩箭,但还是可能遭到野兽、土人的袭击。

而随着热带雨林在交趾急速减少,土人无处可逃,有些被杀死,有些则被抓走当了奴隶。

一棵棵原始古树砸倒在地上,拖拽出山林。

再把坚如磐石的树根给挖出来。

上千万百姓一起努力,交趾出现大面积生地,养个一年就能种植了。

今年把森林伐了,等雨季过去就开始铺路,把路铺满交趾。

朱英管辖的交趾,包括划给云南的部分,中枢还未挑出人选来担任知府,所以归朱英代管。

这是皇帝照顾朱英,不想让人分朱英的权,让他一门心思搞建设。

所以朱英格外卖力。

今年人口大爆炸,算上奴隶,人口已经超过1600万。

人口多,建设自然快。

砍伐的森林越多,抓到的奴隶就越多,别看土人穷,土人巢穴里可有不少金银珠宝。

这些金银财宝,也是谁得到算谁的。

但要缴纳一笔财产税,是所得的10%。

朱英估算着,奴隶约莫有二百多万了,女奴隶则进了宅门,伺候大家闺秀,或者给人做妾去了。

男奴隶则是铺桥修路、砍伐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