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朱祁钰公开恐怖资产,天下人震惊又(5 / 7)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他的主要目光就放在重工业上面了。

这也够多的了。

只要有充足的劳动力,社会保障就不会断掉。

大明是没有低保的。

大明监牢里藏着大恐怖。

但也意味着,大明江山出现飘摇,反而是天下的灾难。

等于说未来铁路也不可能盈利的。

简单点说,景泰四十年时,人均工资几百块钱,大明还处于钱荒呢,银币紧张得很,所以朝廷大肆修建铁路,人工成本是非常低的,铁路成本就非常低了。

高官就别说了,能站在奉天殿上的,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

但是,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保护好人的最后一道底线。

皇企是招聘制。

他耍了个心眼。

景泰朝,跑的更多。

“老四,咱俩打个赌,十年后,科技就会彻底改变现在的一切。”

朱祁钰下了一道圣旨,大意是:传国玉玺区分皇帝二十四宝玺,变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宝物,大明只颁布一份加盖传国玉玺的圣旨,有且只有一份,未来也不会再颁布。

一共处死所有公职人员在内的,三十九万人,被抓捕的超过127万人。

别以为大明官员就不逃了,景泰朝之前,逃的就非常多,他们主要往倭国跑,有的往朝鲜和安南跑。

从景泰六十五年,到景泰六十八年,为期三年的肃清,已经落下帷幕。

“而且,凡是都有两面性,你看到玉玺的政治意义,难道没看到它的祸国之处吗?”

朱祁钰看穿了他的心思,缓缓道:“老四,炼丹是骗人的东西,吃了那些化学元素,人还能好?那是巴不得自己活得长,炼丹,越吃死得越快。”

就变成了皇企单独承接下来社会保障。

朱祁钰却不这样认为,低保是好政策,但到了民间就会变样,而且,这和大明的国策相悖。

老皇帝基本大节日都会发表讲话,但节日多是贺词居多,只有每逢年关,才会发表重要讲话。

从监牢出来的人,没有一个再犯罪的,压根就不存在二进宫的可能性,打死他们都不敢。

户部和财部正在统计,景泰六十八年的财政收入,并制作财务报表。

这个谎言没必要再拿出来骗人了。

本来就是神,公开了全部资产之后,又上神坛。

普通人看老皇帝公开的报表,他们也找到了人生意义,进皇企工作。

他还在讲话中提到:大明的未来,在于吏治清明,上下勠力同心,团结一致,而吏治清明,在于监督。

还有一个因素,老皇帝的固定产确实多,但除了两京紫禁城之外,全都是旅游景点呀,并不是皇帝的私产,只有皇帝一个人住。

明人也没觉得,企业哪里不一样,反正谁都可能被开除。

所以,大明逃犯比较多,犯了罪的不敢进去,要么四处逃,要么四处杀,社会治安方面就相对差一点。

朝廷的财物,则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许人轻慢、滥用、乱用,要做到全民监督,人人监督。

“纵然有政治意义,不过是短期利益而已,对朕,对你都没有用的。”

可是,现在修一条铁路,在维持客流量的前提下,起码要三十年能回本,而以现在的技术,铁路线基本五年就要更新换代,最多用二十年,就必须要淘汰了。

就是防备官员逃窜。

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东西了。

“这传国玉玺到底是怎么回来的,朝廷一无所知。”

如果明朝继续神化这块石头,那么所有野心家都会觊觎这块石头,就如孙坚、袁术、曹丕、石勒、冉闵、李存勖,都被一块石头所迷惑,最终化作一抔黄土。

大明官员养老金制度,是从洪武朝就有的,景泰朝又进一步完善,对于这些高官来说,他们不差这点钱,重点是官员养老金下面的隐形福利。

每一家皇企都能寻根溯源的查到,何时成立的,怎么赚钱的,都有企业历史。

所以,在大明基层,那也是举人起步。

做什么赚钱,老皇帝是风向标。

就是说,未来十年,是皇企和国企极具扩张的时代。

不过,太子爷和老皇帝一比,高下就立竿见影了。

就算老皇帝下圣旨,能抓回来多少呀?哪怕是藩国皇帝也帮着抓,人家藏起来,改头换面了,去哪抓啊。

老皇帝已经放出风去,景泰七十年,就要向全民公开朝廷目标。

进行公开,主要是为了肃贪。

反而社会保障方面,是老皇帝一力推行的。

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

端上铁饭碗,就得听我的,我想怎么揉搓就怎么揉搓,这是规矩。

总共资产超过400万亿。

朱祁钰却认为,是后面的年轻人在养前面的老年人,只是这笔钱是由朝廷来收的,靠的是朝廷的信誉支撑。

那真不是一般的有钱,如果有藩国皇帝排行榜,老四起码进前三。

老皇帝亲口说的,这些钱要用在他四十亿儿女身上,不允许皇族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