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小说看多了吧?”朱见漭还是不信。
皇企共1231家,固定资产约26万亿元,总资产约2870万亿元。
估计献宝人都没想到,老皇帝会用这个办法破局。
朝廷认为,以后保障基金也往铁路里面投。
朱祁钰压根就不存在这点忧虑,这大明本来就是他个人的私产,在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人,都是他的私产。
约有270吨黄金,银币1700吨,珠宝1吨,古董若干,固定产变卖后,得到明元97万亿。
大家都是公开财务,凭啥我就被人踩着呀?咋的,就老皇帝是好人,我这个太子爷就是坏蛋喽?
也没有什么考试,考试有个屁用啊,招聘的是人才,是不是人才,干两个月就知道了。
大明没有监牢透明这一套,犯人没有人权,在宣判的时候,就直接剥夺了人权,判多久剥夺多久人权。
“能的,科技的尽头就是永生。”
这才是景泰帝,这才是朱祁钰。
当然了,朱见漭的财产公开也有好处。
“每年,都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来5%-10%来,发展科技。”
今年,他带头公开资产。
每个人都要看。
“汉高祖以为封一块石头成神,就能保汉朝世代江山。”
这个数字着实可怕。
朱见漭就没有他爹那么伟大了,他的钱放进股市里生钱去了,并没有更多的放在社会保障方面。
“朕不是初登帝位的毛头小子,伱也当过三十多年皇帝,三年太子了,政治稳定,无需任何东西佐证朕与你的正统性。”
他需要大明不断发展科技,探索科技的极限。
压根就不需要创造一批私产出来。
“这天下就在你我父子手里。”
但景泰四十七年,出台了对应政策,所有被大理寺通缉的人,天下所有人有权将他杀死,且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
这样贿赂是不划算的,贿赂一次干三年,赚三年俸禄,不划算呀。
铁路成本也早就收回来了,赚钱是肯定的。
朱祁钰太了解这些当权者了。
别说企业了。
因为,大明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有两家是老皇帝全资公司,一家是与国企的合资公司。
“这是个害人的东西。”
又闲聊一会,朱见漭便退出养心殿。
用黄金核算纸片子,本来就是伪命题。
现在看,这是真的好政策,老有所依,病有所治,而且,朝廷有一大笔活钱儿,随时可以动用,双方有利。
大明监牢,饭菜不是免费的,靠劳作来换饭,不劳动就没饭吃。
因为纸片子是根据黄金发行的,不,现在是根据石油发行的。
老皇帝有多家巨型石油矿。
大明监牢,以改造为目的,让罪犯重新做人。
从景泰六十七年之后,从上到下,开始狠拍苍蝇,荡清基层吏治。
上行下效,民间诞生了很多科幻小说作家,他最喜欢的看未来世界。
“怎么可能?”朱见漭以为他爹要炼丹了,心里跳了一下,他其实是想炼丹的,谁不想长寿啊。
这不纯属骗人的嘛。
至于为了盈利去乞讨的,警告一次后,再犯者就进监牢,什么时候出来看改造成果,这种没有出来的,都死在里面了。
这是天下人公认的道理。
大察期,必须裁撤5%的名额。
也有女举人。
“老四,何必闷闷不乐?一方玉玺而已?”
明明他是世界上最富裕的人,他却同时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肯定不会骗人的。
只能用艰苦朴素来形容老皇帝。
别人不知道的是,大明监牢是盈利单位,利润是自己留一部分,大头上交,由本城官府来支配。
对于那些没功绩、没能力的庸才,统统淘汰掉。
就是说,四十亿人的大明,老皇帝自己就占据21%。
国企仅占全国资产的7%。
朱祁钰道:“朕活不了十年了,赌注就是,若科技将现在的世界改变得面目全非,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科技。”
所以说,恩荫进来的,干不过举人。
大明第一个女秀才,在景泰十一年就诞生了,第一个女进士在景泰二十年诞生了。
看皇企干什么,他们就跟进做什么,准能赚钱。
所以,全族必须公开户籍,并且每年定期报居住地。
所以,大明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流浪汉,没有乞讨者。
前几年是政务公开,今年开始,则是财务公开、资产公开,大明不止是朕的大明,而是四十亿同胞共有的大明,是朕与尔等共同的大明。
这样细水长流。
谁原始积累积累的足够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能获利最大。
老皇帝的个人资产,惊人的是,占据大明总资产的21%。
这几年,他很喜欢看科幻小说。
可看完收支报表后,顿觉老皇帝的伟大。
千万别整什么终身制,那还能有积极性了